赤日炎炎的夏天,實在是讓人煩躁不安, 夏天通常是人們體力消耗較大的季節,因此,多喝點湯對調節口味、補充體液、增強食欲都極為有利。 俗話說:夏天有三大舒暢——搖蒲扇、睡涼席和喝綠豆湯。 說起綠豆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以及鈣鐵磷等微量元素,可以為人體補充新陳代謝過程中所消耗的營養物質。 綠豆湯能解渴、祛暑、納涼、敗火、清熱、解毒、潤喉,被稱為“濟世良湯”。所以,進入盛夏后,一般人家總要熬綠豆湯喝,關于喝綠豆湯也是很有講究的。 綠豆湯的熬制時間有講究,因為綠豆得清熱之功在于皮,解毒之功在于內,也就是說夏天喝綠豆湯想起到解暑的作用,不要長時間熬制。 煮湯時將綠豆淘洗干凈,綠豆和水的比例超過1:10,再用大火煮沸熬10分鐘左右即可,這個時候只喝湯就可以,能起到很好的消暑作用。 想起到防中暑的作用,可以喝綠豆銀花湯,取綠豆一百克、金銀花三十克、加水適量煮十分鐘左右即可。 天氣熱、綠豆價格平民,很多家庭就把綠豆湯當水喝,這種做法不提倡。 綠豆不僅僅是一種食品,還是一味中藥,具有其特定的藥性。 比如過量喝可能會出現胃寒、腹瀉等癥狀,所以一定要適量不建議天天喝。 一般成人一周喝兩到三次,每次一碗。2-3歲的嬰幼兒可以在煮粥時加少許綠豆,六歲之后可以飲用成人量。 比如經常出現四肢冰涼乏力、腰酸冷痛、腹瀉便稀的朋友,屬于寒涼體質,不建議喝綠豆湯。 另外月經期的女性,由于身體處于失血狀態,體質偏寒涼,所以不建議再喝便寒的綠豆湯。 準媽媽喝綠豆湯的確是解暑的好辦法,但不適合長期喝,也不宜多喝,特別對于那些性冷脾弱的準媽媽來說不適合多喝。 炎炎烈日,每天穿梭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回家總都能喝到一碗冰鎮綠豆湯,一口喝下,絲絲涼意沁人肺腑,舒爽至極,但是記住喝法也很重要,明明白白喝綠豆湯喲。 綠豆湯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在與鐵相遇后,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顏色較深的復合物,使綠豆湯的顏色發黑。這不但會影響綠豆湯的味道,還會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消化不良,讓人一整天感受到肚子發脹、不舒服。 所以,煮綠豆湯時,可以選用砂鍋、電飯鍋、高壓鍋等等,但一定不要用鐵鍋哦~ 有些人煮綠豆的時候,喜歡放點堿,認為這樣綠豆爛得更快,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科學。 綠豆湯加入堿后,會嚴重破壞綠豆的營養素,如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等),而綠豆本身清熱解暑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此外,堿還會導致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丟失,讓“綠”豆湯變成“黃”豆湯。 一般情況下,綠豆可以解溫熱性中藥的藥性,特別是在服用溫熱性中藥期間,最好不要食用綠豆,因為會降低藥物療效。常見的溫補類藥物有人參、黃芪、丁香、高良姜肉桂、附子等。 而服用清熱類藥物時吃綠豆,則會增加藥物的療效,如黃連、黃柏、大青葉、板藍根、牛黃、金銀花等。 如果服用的是西藥,由于綠豆中的蛋白只會與有機磷、重金屬等結合成沉淀物,一般不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所以還是能夠食用綠豆的。 來源:今日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