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讓著作權法成為保護創作的利器

2017-11-15 10:45| 發布者: swcszx1| 查看: 25373| 評論: 0

摘要:   只有以有力的制度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尚,以健全的立法讓誠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懲戒,創作者才有干勁,文化市場才能充滿發展活力。  2014年年底,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瓊瑤訴于正等侵害著作權一案公開 ...

  只有以有力的制度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尚,以健全的立法讓誠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懲戒,創作者才有干勁,文化市場才能充滿發展活力。 

  2014年年底,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瓊瑤訴于正等侵害著作權一案公開宣判,法院認定五名被告的行為構成共同侵權,判決于正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五名被告共同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判決甫出,于正工作室隨即發表聲明,稱將依法提起上訴。

  這起訴訟所引發的輿論熱議,是近年來一系列著作權糾紛的延續——中華書局訴國學時代侵權案、“錢鐘書楊絳書信被拍賣”事件等的輪番上演,使著作權益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這種情形的出現,與文化市場的日益繁榮有關,更直指我國著作權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我國著作權法的修法節奏和速度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國文化產業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與此同時,新型著作權糾紛井噴式涌現。而我國的著作權法于1990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后,曾在2001年和2010年對部分條款進行修訂,2011年7月啟動的第三次修訂至今尚未結束!胺蓮乃卸ǖ哪且豢唐鹁鸵呀浡浜罅。”雖然法律要保持其穩定性,但與市場經濟緊密相連的法律必須緊跟時代腳步,否則,法律的“滯后”問題不僅會削弱其預測功能,更可能成為改革和維權的羈絆。

  另一方面,我國著作權法在侵權懲罰機制方面存在著缺陷,因此雖有法可依,但侵權行為屢禁不止。以較低賠償獲得高額侵權收益、敗訴并不影響侵權人職業發展和侵權作品銷售等問題,在實踐中并不鮮見。如果不在立法中引入懲罰性賠償機制和著作權侵權禁入制度,瓊瑤訴于正案恐怕很難對后來人產生震懾效應。懲罰性賠償機制在去年6月公布的著作權法征求意見稿中有所體現,最終結果如何取決于各方博弈;而著作權侵權禁入制度的建立則有賴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中指出,將推進信用信息公開與共享,探索在打擊侵權假冒重點領域對失信行為責任人實行行業禁入。這對于著作權保護不失為一個借鑒。

  我國著作權法在第一條開宗明義地指出,保護作者的著作權及有關權益,鼓勵作品的創作和傳播,是著作權法立法的雙重目的。保護和傳播,二者看似矛盾,實則不然,“誠信”是其關鍵紐帶。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講道德、講誠信的經濟。只有以有力的制度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尚,以健全的立法讓誠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懲戒,創作者才有干勁,文化市場才能充滿發展活力。

  個案是推動中國法治進程的重要力量。不論瓊瑤訴于正等侵害知識產權案的二審結局如何,我們都有理由相信,此案必定會促進民眾版權意識的覺醒,也會對著作權法盡快修訂完成起到助推作用。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分類

返回頂部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