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新時代幸福村莊的“領頭雁” —— 記博美鎮溪墘村黨總支部書記孫木奇

2018-5-15 10:29| 發布者: swcszx1| 查看: 19564| 評論: 0

摘要: 看有溫度的資訊,盡在汕尾城市在線


雁群要順利到達溫暖的南方,離不開一只能明確前進方向,且不怕吃苦、甘于奉獻的領頭雁。

而對于正在幸福道路上不斷前進的廣東省陸豐市博美鎮溪墘村的村民來說,他們村的黨總支部書記孫木奇就是這只“領頭雁”。

溪墘村的過往不堪回首:村“兩委”班子長期癱瘓,工作沒人做,村務沒人管;村道坑坑洼洼,污水橫流,村貌臟亂不堪……

2005年5月的一天,在深圳已干出一番事業的孫木奇,在當時的博美鎮黨政負責人多次上門說服下,回到了家鄉,走馬上任當起了溪墘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挑起了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建設家鄉的擔子;貋磉@些年,他積極帶領村“兩委”干部及全村黨員群眾艱苦奮斗,率先帶頭捐資250萬元,并組織發動鄉賢捐資近2000萬元,踏踏實實地為村辦了不少實事……

“因為這是一塊生育我的土地。既然回來了,我就要盡一切力量去改變她,讓群眾過上幸福生活……”

那一年,孫木奇一回到家鄉,首先就帶領村干部及全村黨員群眾著手修路造橋建渠,搞基礎設施建設。他們發動外出鄉賢,集資200多萬元,先后修鋪了通往國道324線的3公里村道、3公里環村道、1座橋梁、6個過水涵洞,使4個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接著,又集資100多萬元,投入農田水利渠道清淤和渠道護坡工程建設,新建4座公廁,在全村主要道路架設了路燈,在池塘、溪邊建造了近一公里的防護欄,進一步完善了村基礎設施建設,綠化美化了村容村貌。

溪墘村原先有一個簡陋的專賣柴草市場,長期無人管理,臭氣熏天,雜亂無章。孫木奇經過調研,籌集資金140多萬元,并發動黨員群眾投工投勞,將它改建成了占地1萬多平方米、有兩層的綜合市場,再以優惠條件吸引各地客商前往經營。孫木奇通過租賃鋪位的方式,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6萬多元,改變了村集體經濟無收入的落后局面。

村里小學原本只是一幢三層的破舊教學樓,沒有操場和其它活動空間,教學質量很差,村里適齡兒童大多轉周邊小學就讀。村里一直想新建學校,但由于土地、資金等原因無法實現,孫木奇急在心里。2007年,他借助教育危房改造東風,在上級撥款支持的基礎上,上廣州跑深圳發動外出鄉賢集資200多萬元,在村東北側征地17畝,建起了一所建筑面積1600多平方米、操場8000多平方米,有16間教室,配備了電腦室、圖書室的新學校,圓了溪墘人的辦學夢。如今,寬敞明亮的新教室里書聲瑯瑯,操場、球場上到處是學生快樂的身影。

溪墘村“兩委”一直沒有辦公場所,過去都是輪流到村干部家里開會辦公。孫木奇上任后,把建設村行政辦公樓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并發動捐資80萬元投入建設。村委辦公樓選址以不占耕地、不征用村民宅基地為原則,在村里廢棄的破舊公共廁所地上及其周圍新建,辦公樓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的二層半,終于為村“兩委”班子安了“家”,同時也整治了村里破舊公共廁所的衛生死角。

為給逐步過上幸福生活的村民提供更好的文化、休閑場所,孫木奇提議利用村前的爛泥地建設一個占地30多畝的全民健身文化廣場,即“幸福”文化廣場。2012年初,他帶頭集資,兩個多月就籌集500多萬元。按照村“兩委”班子不經手工程資金管理的要求,他通過“一事一議”,將工程資金委托給村民自主選出來的理事會運作。而在建設“幸!蔽幕瘡V場的推動下,廣場周邊的村民也紛紛自覺地參與到鄉村建設上來,陸陸續續改造了破舊房屋140多間,使文化廣場與周邊環境更加協調、更加整潔……

“幸!蔽幕瘡V場完工當天,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女士專程贈送了一尊2.1米高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安放在文化廣場中心,成為如今溪墘村“幸!钡臉酥窘ㄖ。

如今,華燈初上,走進溪墘村,寬敞的文化廣場畔,曲水徑流,燈光閃爍;文化廣場上,婦女歡快地跳舞,小孩嬉鬧追逐,老人們坐在石椅子上聊天乘涼。好一幅和諧幸福的新時代村莊圖景。

在溪墘村委會議室,一幅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女士贈予的書法作品《天下為公》懸掛其中。群眾說,這是孫木奇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為民做實事辦好事的真實寫照,記錄了他無私奉獻的點點滴滴。2012年,孫木奇被推選為廣東省十二屆人大代表;2015年當選為廣東省勞動模范。

榮譽面前,孫木奇沒有停歇。今年的春節,他又帶頭籌集了150多萬元,春節一過,就在村口動工建了一個大牌坊、在村東路口架設了55盞路燈……

孫木奇說:“習總書記說了,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彼硎荆麜罕娎^續奮斗,共同打造一個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汕尾日報記者 李濟超 

通訊員 黃    浩 黃少輝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返回頂部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