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不但要注重財富上的扶持,更是要注重致富能力的打造,那如何做到脫貧不返貧,“輸血”變“造血”呢?汕尾供電局扶貧工作組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做到了這一點。 近日,海豐縣赤坑鎮大化村腐竹加工產業示范基地正式投產,標志著精準扶貧“造血”項目在赤坑落地生根。該項目由汕尾供電局及海豐縣扶貧辦、赤坑鎮政府共同見證引進的農業科技公司牽頭組建,以“公司+村集體+農戶”的創新模式,發展特色產業,提高大化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戶奔康致富。 ![]() ![]() 汕尾供電局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 張立業 我們這個腐竹加工廠投產以后,可以說效益是非常明顯的。首先通過黃豆種植,我們公司會免費的提供豆苗還有技術支持,最終還會通過兜底的方式來進行收購,確保農戶種植的收入。第二呢,黃豆加工之后的豆渣也可以免費的提供給我們貧困戶去作為黑豬養殖的飼料,鼓勵我們農戶去養殖黑豬,還有就是我們加工廠投產以后,生產線還有日常經營至少能給我們村民提供十五個以上務工就業的崗位。 通過前期的大量調研和農戶走訪,汕尾市供電局駐村工作隊發現,大化村的土壤特別適合黃豆的生長,并且相當多的村民也希望通過改變種植作物來提高家庭收入,再加上黃豆加工后的豆渣還具有附加值,所以引進腐竹加工項目就成了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首選。 ![]() 汕尾供電局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 張立業 整個腐竹加工廠投資近200萬元,我們汕尾供電局作為幫扶單位,我們今年在142萬元捐贈資金里列支了50萬的產業資金,已經通過村委跟這個農業公司,簽了合作協議之后把這個錢作為啟動資金投資到企業里去。
來源:汕尾廣播視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