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一假期第一天, 當我們享受假期的閑暇, 卻有人默默堅守著崗位, 為這個城市快速發展揮汗如雨。 他們,是電網建設勞動者; 他們,是平凡的勞動者; 他們,是新時代的建造者; 他們,構建成這個城市最堅韌而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在這個節日里,汕尾220千伏東涌變電站工程、汕尾110千伏星云至馬田II回線路工程正如火如荼推進中。在城區東涌鎮、海豐赤坑鎮、陸豐、陸河等地,隨處可見到這些電網建設者。下面,我們一起走進110千伏星云至馬田II回線路工程。 2018年8月22日,110千伏星云至馬田Ⅱ回線路工程正式開工! 該工程是目前廣東省“十三五”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規劃內的重點建設工程。 工程背景: ▶省政府、省發改委督辦各地市政府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項目。 ▶提高陸河縣境內的供電能力、保證陸河工業園區的用電需求。 ▶線路全長34.66公里,新建鐵塔101基,途徑陸豐市、陸河縣兩個縣區。 工程亮點: 1、突破常規,為客戶創造價值 目前,陸河縣只靠一回110千伏星馬線為主供和一回110千伏南公線為備供的薄弱網架,全縣停電風險系數非常高。對此,廣東電網汕尾供電局投資新建110千伏星馬Ⅱ回線路以緩解目前陸河縣的電網風險。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非必要的塔基占地,本次新建的星馬Ⅱ回線路有28.33%的架線段利用現星馬線鐵塔進行同塔架設。 汕尾供電局建設、生產、調度專業部門提前謀劃,以”迎峰度夏前完成停電架線“為目標,優化施工方案,突破常規架線方式,集中施工力量(施工高峰達214人),緊急調配導線供貨,嚴控工程安全質量,最終于3月19日至4月3日提前完成了停電段架線施工。 2、黨支部聯動“亮劍”督查施工現場安全 根據星馬II回線路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地形復雜、施工點多面廣的特點,汕尾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黨支部、安全監管部黨支部、陸河河口供電所黨支部和陸豐城東供電所黨支部聯動“亮劍”,一同對N113、N114、停電架線、跨越高速公路等重要作業點進行安全生產督查,全程指導現場作業安全和控制施工節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四步法”、“八步驟”、 “安全文明施工”的執行力度,發揮了黨員在安全生產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做到黨員身邊無事故。 3、高要求施工,高標準品控,高效率驗收 汕尾供電局將110千伏星馬Ⅱ回線路工程定位于“安全、優質、文明”樣板工程,以“零缺陷”移交為目標,施工管理采用“7S”精準化管理,嚴格執行“WHS”質量控制,引入專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建設與生產聯動機制,項目建設采用分部驗收、隨工驗收的方式,在緊張的停電架線施工中實現了驗收“一次過”的首例,同時借助本次停電施工契機,著手梳理驗收啟動若干關鍵節點和管理機制,為今后工程建設做下鋪墊。 4、人文關懷,業主工會慰問施工現場 本工程新建鐵塔101基,工程量大,工期緊,施工周期剛好跨越春節和清明等重要節日,施工人員取消返鄉,奉獻于汕尾電網的建設。3月21日,汕尾供電局派出工會慰問組到達工程施工現場,對奮戰在炎炎烈日下的施工人員進行了慰問,傳遞了各方的關懷和問候,在工程進入全線收關之時,再次吹起了“攻堅”的號角,給各參建單位奠定了最后沖刺信心,確保工作圓滿投產,滿足區域用電需求。 攻堅克難: 1、發揚釘釘子精神協調塔基占地工作 圍繞汕尾市重點項目建設目標,陸豐市和陸河縣政府高度重視星馬II回線路的建設,組織所屬行局和相關鎮政府主動與供電部門開展塔基的占地青賠工作,三個月內完成了101基塔基的交地工作。特別在開展N40鐵塔(位于河東鎮后陂村)占地定位時,由于鐵塔占地剛好處于民居密集區附近,村民對塔基的位置產生了安全距離的疑問,意見頗為強烈,施工無法順利實施。----項目征地協調小組負責本區域的蘇文哲同志和鄭培峰同志,以和諧建設,合規合法為前提,努力做好群眾工作,多次給村民普及工程的建設意義和線路的安全技術標準,兩位同志發揚釘釘子精神,不破樓蘭終不還,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用真誠打動了村民,完成了該鐵塔的交地,為工程的投產打入“定心針”。 2、多方協調,做好物資保障 該項目的緊急建設要求每基鐵塔從基礎交地到基礎具備鐵塔組立條件時應控制在30天左右(這也是鐵塔從圖紙確認到生產供貨的最緊時間),而鐵塔生產供貨期為3個月,也導致了本項目101基鐵塔緊急供貨難題。為保證所有塔材能按時到貨,汕尾供電局物流中心專人進駐廠家監造,對廠商的原材料儲備情況進行核查,對每一基鐵塔的生產日期進行倒排供貨計劃和跟蹤確認,打通施工現場與塔材廠的溝通渠道,確保每一基鐵塔按計劃時間到貨。 特別是在GN114號塔材出現無法正常組立時,汕尾供電局物流中心張蔚昕同志利用建立聯動平臺第一時間組織項目中心、施工單位、監理及廠家進行排查處理,及時地分析原因和提出解決方案,提前對鐵塔主材的尺寸及孔距進行測量,確保主材尺寸與加工圖紙一致,確保組塔萬無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