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深汕區3年行動規劃:打造飛地建設樣本,提升深汕城市品質

2019-4-20 09:14| 發布者: swcszx1| 查看: 4954| 評論: 0|來自: 深山視點

摘要: 摘 要當前,中央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省積極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深圳大力推進“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城市發展戰略。值此重大戰略機遇,深汕特別合作區(以下簡稱“深汕特別區”)制定發 ...

摘 要

當前,中央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省積極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深圳大力推進“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城市發展戰略。值此重大戰略機遇,深汕特別合作區(以下簡稱“深汕特別區”)制定發布了《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全面部署六大工程、36項具體任務,推動深汕特別區高質量發展,開創工作新局面、打造發展新優勢。


“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三年后的深汕特別區將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深汕視點”推出《三年行動計劃》系列解讀,帶您提前與2021年的特別新城相約。

《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經濟目標為:


到2021年,深汕特別區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150億元以上;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0億元以上;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0億元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以上;


單位GDP能耗、水耗、碳排放顯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增加值率保持在30%以上;


全區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動力明顯提升;


2021年的特別新城城市品質和功能將全面提升;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機制、城市安全保障體系和市場監管機制,社會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


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


人民生活邁上新臺階。

為實現上述目標,未來三年,深汕特別區將重點實施六大工程、36項具體任務。今天,“深汕視點”推出特別新城《三年行動計劃》系列解讀第二篇,為您解讀實施城市建設構造工程的七大任務。

工程二:城市建設構造

《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二大工程——城市建設構造,圍繞7項任務,從規劃、交通、城市配套、智慧城市等多個方面的工作入手,來打造更加美好的特別新城。

1

規劃引領

加快構建總體規劃布局

深汕特別區堅持在規劃中統籌、在統籌中規劃,始終以高水平、高標準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耙朁c團隊”了解到,深汕特別區未來三年將建立、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聯動實施與調整機制,初步建立“多規合一”協調機制。

在此基礎上,特別新城將在未來三年內對接深圳市城市總規,將深汕特別區總體規劃納入深圳市城市規劃體系;完成“一心兩軸三帶四組團”空間規劃及“東南西北中”各組團控規。


這短短的描述看似“高大上”,實際上與深汕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視點團隊”為您細數未來三年具體實施的規劃:

☑ 編制完成綜合交通、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環境保護、海域使用及水、電、氣、通信、教育、醫療等重要專項規劃;

☑ 編制完成深汕站、鲘門站規劃;

☑ 研究鵝埠站、城際站規劃。

2

打造“飛地”模式土地政策樣本

土地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基石。特別新城這樣一塊“飛地”,用“寸土寸金”來形容也不為過。未來三年,為確保每一寸土地都用在“刀刃”上,深汕特別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全力推進土地全域收儲工作:

☑ 建立符合實際的土地收儲機制和建設用地組件報批路徑;

☑ 協調省市,爭取水田、林地等指標;

☑ 加快自來水廠、安居房、醫院、學校等重點項目的組件報批;

☑ 開展“飛地”模式土地政策研究,建立深汕土地管理使用制度;

☑ 嚴格查違控違拆違等。

3

海陸空鐵全覆蓋

構建外聯大交通網絡

作為深圳的“飛地”,交通是深汕特別區實現與深圳一體化發展、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首要問題。未來三年,深汕特別區將從海陸空鐵實施全覆蓋,為特別新城廣迎八方來客、聯接世界構建外聯大交通網絡。具體而言,就是統籌推進海、陸、空、鐵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打造全方位、立體交通樞紐,并要取得以下階段性成果:

軌道交通

☑ 廣汕高鐵通車運行;

☑ 深汕站(一期)投入使用;

☑ 深汕高鐵動工建設;

☑ 研究推進深汕城軌建設。

高速公路


☑ 深汕第二高速通車運營;

☑ 深汕高速改擴建工程竣工;

☑ 深汕第三高速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機 場


☑深汕機場完成前期工作。


港口碼頭

☑ 深圳港小漠港區一期2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和1個5萬噸級工作船泊位投入運營;

☑ 啟動小漠港區二期建設,打造粵東最大的綜合港區;

☑ 開通小漠、鲘門至深圳、惠州及汕尾的水上客運航線,確立鲘門國際客運港定位。

4

“五橫六縱”+“TOD模式”

建設內聯交通體系

“外聯”建設要進一步推進,“內通”工作也將日益扎實。三年后,深汕特別區的“五橫六縱”內部骨架路網體系將局部建成:

☑ 鵝埠、鲘門局部片區道路建設基本完成;

☑ 小漠、赤石片區內部主要道路建設初具規模;

☑ 建設總里長約300公里。

深汕特別區內聯交通體系將采用國際先進的“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依據組團空間布局,構建環山、沿河和濱海慢行系統,形成“公交+慢行”的出行模式。

5

提升市政基礎設施

標準質量和建設水平

城市建設,基礎先行。交通網增強深汕特別區的輻射力,而市政網則增強其綜合承載能力,是城市生活的基本保障。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是深汕特別區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一環。視點團隊從《三年行動計劃》中了解到,未來三年,深汕特別區將全面推進市政工程,提升市政基礎設施標準質量和建設水平,從看得見的地面到看不見的地下,可謂面面俱到,用“繡花”的功夫來“武裝到牙齒”:

☑ 引水工程建設,保障約25萬人口用水規模;

☑ 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0萬立方米/天;

☑ 完成6個新建輸變電工程和366個中低壓配網基建項目,啟動5個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實現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降至9.9小時;

☑ 市政燃氣管網建設,爭取發展各類用戶1萬戶以上,完成建設80公里中壓管網、30公里次高壓管網;

☑ 中小型環衛基礎設施改造建設,基本建成垃圾收運體系,初步形成垃圾分類處理;

☑ 公廁統一分級管理,開放沿街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廁;

☑ 推進多級網絡銜接的市政綜合管廊系統建設,統籌加快管廊及配套系統的設計和建設,局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6

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有一種發展,是讓城市融入大自然,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有一種城市生活,具有自己獨特“風花雪月”,滿足人們對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深汕特別區也在致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打造屬于特別新城的綠地名片。未來三年,我們將遇見這樣的特別新城:

☑ 建成鵝埠英達斯瑞公園、中心區望鵬山公園、小漠香山文化公園;

☑ 建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運行體系,建立道路清掃保潔質量標準和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城市潔化水平,打造“精、細、雅、潔”的城市綠地名片;

☑ 規范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規劃,有效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 實施亮化工程,加強城市夜景整體設計,力爭城區亮燈率達到100%;

☑ 開展老舊城區改造,推進農村城市化建設。

7

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營商環境

指尖上的生活、一鍵走遍全城、足不出戶能辦事……這樣的生活,距離深汕人將不再遙遠。當前,深汕特別區正按照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的先進理念進行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未來三年,深汕特別區將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步伐,為特別新城營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營商環境:

☑ 制定智慧城市建設領域標準規范,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建設數據基礎;

☑ 前瞻布局智能化信息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深汕云平臺,加快構建與城市協同發展的集成化泛在感知網絡;

☑ 積極推進多維空間地理信息平臺、大數據平臺等基礎平臺建設,打造統一的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中心;

☑ 加快推進一批面向5G與物聯網發展的重點項目落地,搶抓智能時代發展先機;

☑ 強化政府智慧城市建設管理職能,營造政策友好型智慧城市產業環境,形成智慧城市建設“政府統籌、政企合作、全員參與”的智慧新城建設新氣象。

以規劃為引領,深汕特別區從交通內外網絡、城市設施、城市品質、智慧城市等方面,為深汕人描繪了值得期待的2021年的特別新城。在未來三年,深汕特別區將如何重構社會治理、完善法治秩序、優化營商環境、創建文明城區?“深汕視點”將在下期為您解讀。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返回頂部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