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城市書畫】第38期 繪畫者說 • 楊碧綠的水墨畫

2017-12-7 15:31| 發布者: swcszx1| 查看: 18308| 評論: 0

摘要: ​楊碧綠簡歷楊碧綠,汕尾市詩歌學會會長。廣東作協會員,出版詩集《取暖》,有作品在《北京日報》《南方日報》《中國詩歌》等報刊雜志發表。寫詩、隨筆、評論,畫畫。文/碧綠的家園 蔡小敏1其實,我與碧綠只 ...

楊碧綠

簡歷

 楊碧綠,汕尾市詩歌學會會長,汕尾市雕塑院副院長,《海內詩刊》主編,汕尾市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廣東作協會員,出版詩集《取暖》,詩合集《大潮汕女子詩選》等文學著作,自幼酷愛畫畫,有水墨作品參加深汕(羅湖)女畫家聯展,廣東省人社系統書畫展等展覽。


1

其實,我與碧綠只見過一面,那是在2010年第三屆廣東詩歌節上。也許人與人之間真的存在某些緣分,要不是幾年前在三門島的那一夜,碧綠住的房間剛好沒水,要不是她又剛好敲了我的房門借水梳洗,估計我們也就匆匆地擦肩而過。因為有了這個小插曲,在隔天的詩歌活動中,我們似乎也就多了一分熟悉,于是我知道她來自汕尾,詩寫得不錯。活動中美女如云,但我發現來自海邊的碧綠一站在海邊,她的氣質似乎比別人多了一種淡定和從容,這讓我的鏡頭對她有了些許偏愛,不自覺便幫她拍了幾幀照片,也因了幾幀照片我們留下聯系方式,并有了后來的聯系。聯系也僅僅是通過qq和博客,不過這讓我對碧綠有了更多的了解,原來她不僅會寫詩還會畫畫,并且畫得不錯。但由于這幾年我對詩歌產生了興趣,所以更多的是關注她的詩,至于她畫畫,我只是把它當作詩人的一個愛好。直至2011年,我收到她出版的個人詩集《取暖》,這本詩集的封面以及插圖都由她自己設計并繪制,到此,碧綠給我的印象就較為立體了。說真的,我一直對畫畫或者寫詩的女子都心存好感,因此對既會寫詩又會畫畫的碧綠也就多了幾分欽慕。從詩到畫,特別是隨著她詩藝畫藝的日趨長進,我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了來自碧綠體內所蘊藏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會讓人不自覺地就走進她用詩情畫意構筑的家園——碧綠的家園。



2

說到家園,不由想起陶淵明說的“人生若寄”。是啊,人來到這個世界,也不過是把一個漂泊之身寄存于某個暫時的棲息地,可以說,人生就是一個尋找終極棲息地的過程,得之,幸,不得,命。我們都是其中的一員,碧綠當然也不例外,所幸的是,她屬于幸的那一部分人,詩與畫,也許就是一條最適合她通往終極棲息地的途徑。關于她的詩質詩風,熟悉的和喜歡的文朋詩友們已經有了恰當的評說,我自不必多說。但這兩年,令人驚嘆的是她的畫,竟然也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很難得,對于每一個喜歡畫畫或者懂得這行的人來說,能夠畫得好已經不易,要形成個人風格有時候是終其一生也難達到的事,但我看出碧綠在畫畫這件事上,追求的似乎就是個人的風格。風格是什么?簡單說就是一種印記,一種符號,是有別于他人的能夠讓人記住的某些特征。深一層說,時代、民族或藝術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要借助風格呈現出來。所以,風格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藝術家在藝術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志。碧綠的寫意花鳥我讀過一些,我比較欣賞她筆下的荷和葫蘆。畫荷的畫家很多,派別也很多,工筆寫意,古今中外,畫家筆下的荷花令人眼花繚亂,但我不想追索碧綠畫荷源自哪一派,我只想說我喜歡她筆下那肥肥的甚至有點憨憨的荷花。用肥和憨來形容荷,似乎不大貼切,甚至會褻瀆亭亭玉立這個專屬荷花的詞語。在我看來,碧綠就是通過對水墨線條的把控,描繪出飽含生命汁液的荷花荷葉,從而也抒發出內心對生命的禮贊。這種豐腴、健康之美以及不矯揉造作的神態常常讓我想起世界級大師們在他們經典畫作中用來刻畫母性光芒的大腿和胸部,誰也無法否認,這些刻畫和表現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而碧綠畫葫蘆,貴在畫出了葫蘆的質樸味,讓人一看就想起由故鄉、田園、老屋、鄰人等等組合而成的畫面,這種煙火味和親切感貼合了現代人回歸自然,尋找精神家園的心理,也產生了一種撫慰心靈的力量。碧綠也畫了許多鳥,大鳥小鳥善鳥惡鳥都有,但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她筆下的鶴,頗有禪的味道。莊子說人生如影,繪畫就是要把對這個"影"的體會描畫出來。碧綠的鶴,就是用實的形表現虛的影,但她似乎又懂得"舍形悅影"的中國藝術之道,通過一個寂寞、孤獨的影呈現自己抑或與她一樣渴望遺世獨立的一類人的思想。


3

寫意畫注重的是神態,表現和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墨由心生,意隨情走,所以寫意畫更注重畫者的個人修為,寫詩的碧綠情感的豐沛度自然不用懷疑,至于畫畫方面修煉,相信有著一般犟氣的碧綠也不會懈怠。我想,只要假以時日,這位用顏色命名的海邊女子,說不定就會在詩畫海洋里興起一股碧綠的詩風畫浪。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分類

返回頂部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