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碣石灣文學社理事; 濤 碣石灣書畫社理事; 汕尾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簡介: 1984年進修舞臺美術,經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教授著名書畫家陳榮琚老師授課和指導、師承天津著名女書畫家孟昭麗老師。擅長國畫人物畫。作品曾得到人物畫美術大師楊之光老師的贊賞。其作品多次在報刊藝術雜志發表及參展,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和收藏。代表性作品有《十八羅漢系列》、《情系鳳凰系列》、《古鎮歲月系列》等。出版有《黃海濤畫集》、《美術世界》出版個人專刊。 作品展示: 十八羅漢神韻圖 天津著名老書畫家 李克玉 題字 看門羅漢 長眉羅漢
沉思羅漢 芭蕉羅漢 歡喜羅漢 托塔羅漢
開心羅漢 布袋羅漢 挖耳羅漢 坐鹿羅漢 騎象羅漢 降龍羅漢
過江羅漢 笑獅羅漢 探手羅漢 畫十八羅漢是一次“參禪悟道” —— 黃海濤 自元代至今,十八羅漢稱謂已極為普遍,古今甚多禪寺主典多有十八羅漢之造像或畫像,如唐代的盧楞伽、五代的李升、張元、貫休、明代的丁云鵬等,都以此為材作羅漢畫,從而名噪一時。 見到一些當代畫家所畫的十八羅漢,頗感在造型上沒有考慮每位羅漢的身世以及對應的形象,一樣的面孔、同樣的造型,多隨意之作,總有意猶未盡之處。于是,觸發了我躍躍欲試畫《十八羅漢》之想法。 我畫十八羅漢系列,在網上觀閱了許多佛寺供奉的雕像和歷代羅漢畫、壁畫和傳記資料。查閱了《中國佛教諸神》、《佛教典故》、李耕《千姿百態畫十八羅漢》等資料,及對盧禺光先生的《一百僧佛圖》中的羅漢部分的觀麾,加深了我對羅漢的體會和理解……。 十八羅漢系列組畫,從構思至整個系列完成歷時二年之久。我畫,十八羅漢想賦予每位羅漢古印度諸國地域人種的特征,既然證得羅漢果位的佛教高僧,形貌定然要超凡入圣,異于常人。但實際畫十八羅漢存在一定難度。因為,十八位尊者同時出現在一個系列里,以各羅漢的身世和性格,十八位羅漢圖心然形象各異,因此,每個畫面都要求有不同的意境和思想,做到造型不重復、形象不雷同實在不易。 二年的創作斷斷續續進行著,幾經易稿也毀稿無數。每一幅畫都是以工為主小意結合的表現手法、力求用傳統筆墨賦予每位羅漢應有的形態與神韻、色彩吸收了中國壁畫的基調。同時,采用西畫的光影藝術處理方法。令他們的外在形象更加鮮明和生動,因此,無論在人物的面部表情,還是刻畫衣紋上,方使不同的羅漢的個性更加突出,這種再營造,寄予著我融入其中的感情、思想和追求。整個系列在濃重的墨彩中,顯現出了中國畫的韻味,讓繪畫藝術和佛教文化很好的一次交會。 在背景的搭配上;第一次大膽選用排刷,用一些不同節奏的大筆觸,活潑地用筆和造勢有機的融合一體,使畫面具有強烈沖擊感。流動的產生了一種鮮明對比,不同與以往畫這類題材的處理手法。當時,北京著名藝術家、導演、學者--- 田涌先生觀看此畫時稱:“用排刷,有膽!牛!” ,這便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和形象塑造上的一些想法。至于語言選擇上,我將這十八位尊者當作一個整體來對待,雖然各自一體,但不散能聚。并且追求其歷史的、沉雄博大的氣勢。從畫中反映我的內心追求,體現我對佛教境界的理解和感悟。 在當代藝術語境被某種浮噪焦慮感所折磨的今天,我在尋找屬于我自己的繪畫語言,我自信我有自己的精神譜系。因此,在我畫十八羅漢的世界里,盡情地享受著線條和色彩帶給我的快樂!也成就了我對這個一題材的傾情和凝視。 這組羅漢造像衣紋流暢、形態各異、胡貌梵神、曲盡其志,我邊畫邊看,著實喜歡,它是一種不自覺的“妙道”,透露出現實中我內心的另一種境界與另一種詮釋。正如佛家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物”是有限,而“情”卻是無限的……。 其實畫十八羅漢過程,是我一次的“參禪悟道”! 在此,特別感謝天津老書法家李克玉老先生為十八羅漢圖題字。筆意未盡之不足,還期望諸位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