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到了湖東鎮,聽說這里的赤豆香滑可口,到底好不好?大家去看一看、試一試就知道了……”短視頻里阿倫滿面笑容,帶粉絲到陸豐市湖東鎮尋找優質農產品。 阿倫原名林偉倫,是陸豐市甲西鎮客樓村人。202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啟了他的電商創業之路。幾年間,通過銷售原生態、綠色健康的本地農副產品,林偉倫積累了6.8萬名粉絲,每年有約百萬元的銷售成績。 林偉倫的電商創業是陸豐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的縮影,自2020年10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開展以來,陸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不僅推動了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還帶動農民電商創業、助力鄉村振興。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網紅主播、電商優品、物流網絡等電商新業態,將陸豐優質農副產品賣往全國各地。 電商創業 一條短視頻播放量超723萬 林偉倫的電商創業之路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2020年,他無意間發布的一條短視頻,在抖音平臺上收獲了超723萬的播放量。 在這條短視頻里,林偉倫探訪鄉村,一位居家裝扮的阿姨帶他來到一處荒草萋萋的老房子里,略顯神秘地打開了一個老舊陶罐。視頻結尾處,林偉倫作了揭秘——這是一罐存放很久的蘿卜干。 年代久遠的蘿卜干還能食用嗎?林偉倫告訴記者:“這是潮汕人專屬的特產小吃,年份越久越好。” 這條爆火的視頻開啟了林偉倫的電商創業之路。在數萬條評論里,好多人問他,“老蘿卜干還有沒有,能不能買一些?”于是他想到,有很多陸豐人在外地打拼,可以將陸豐本地比較好吃的東西賣給他們,以此撫慰他們的思鄉之情!八麄兯⒌街v家鄉的短視頻后比較感興趣,我還能以貨帶流量!绷謧愓f。 事實證明這條思路是對的。此后,林偉倫開始在網絡上發布短視頻,通過鏡頭分享陸豐特色農副產品,并逐漸積累起了一批粉絲。 2022年,陸豐市開始實施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在陸豐各鎮(街)免費開展電商帶貨人才培訓。聽到這個消息,林偉倫第一時間聯系了陸豐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下稱“陸豐市電商中心”)的工作人員,并參與了當年8月在陸豐市南塘鎮開展的直播帶貨電商培訓提升班。
經過培訓提升,林偉倫逐漸找到“流量密碼”,掌握了短視頻拍攝技巧、發布節奏、評論回復要領等眾多技能,他發布的短視頻和直播獲得了更多的流量和關注。截至目前,林偉倫已經有6.8萬名粉絲,獲贊99.4萬。僅2022年9月,在陸豐市電商中心組織的“慶中秋,迎國慶活動”直播銷售活動中,他當月成交金額就達到12.55萬元,成交訂單數2591單。 目前,林偉倫已經在甲西鎮開設了自己的直播工作室,他也成了遠近知名的網紅。采訪間隙,他正在準備陂洋菠蘿節的直播。對此他信心十足,“只要是新鮮、原生態的水果都很好銷售,上個月賣荔枝的時候,一天最多可以賣出1000多單。” 2020年,陸豐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開展以來,共進行免費培訓113場,累計培訓7548人次。通過培訓帶動400多人從事電商,發展成為電商服務點負責人、微商、物流電商行業從業人員。培養了46名日常運營主播,帶動電商就業創業,推廣陸豐市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了產品銷量,并打造出了學員電商創業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 電商賦能 博美腐竹品牌更響、銷路更廣 腐竹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也是陸豐市博美鎮延續了百年的產業。博美鎮圖美村的腐竹最為知名,據不完全統計,博美鎮現有腐竹作坊近200家,集中在圖美村的有100多家。圖美腐竹可通過燒、炒、涼拌、湯食等料理方式,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食之清香爽口,柔軟中帶著勁道,別有一番風味。
莊朝堅是博美鎮圖美村一位腐竹加工產業從業者。他是土生土長的陸豐博美人,十幾歲便出門打拼,經過了一番兜兜轉轉最終回到家鄉,創辦了博美珍味源豆制品廠,并申請了自己的品牌“博美豆匠”。 經營過程中,莊朝堅遇到了諸如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導致產量有限、物流成本過高導致產品走不出去、產品包裝過于簡陋、缺乏足夠曝光度、產品得不到有效推廣等問題。陸豐市電商中心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與其對接,在其原有基礎上賦予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扶持其組建成立陸豐市途美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并為其開設博美鎮電商服務站。 博美鎮電商服務站作為“博美腐竹”對外交流的橋梁和當地農產品收購窗口,鼓勵當地村民種植腐竹生產原材料——半爿烏黃豆,并通過統一收購的方式讓原材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在陸豐市電商中心工作人員幫助下,“博美豆匠”從原材料、商標、包裝方面進行了標準化升級。同時,陸豐市電商中心對“博美豆匠”產品開展了多次專項活動推廣,協助其解決企業生產許可SC認證等問題,組織媒體對博美腐竹進行宣傳推廣。另外,陸豐市電商中心工作人員教授莊朝堅短視頻制作等技巧,在網上直播腐竹的生產過程,使其產業得到有效曝光及推廣,其產品由傳統的線下銷售轉為線上銷售,銷量和口碑獲得雙豐收。
“博美蝦餅”是陸豐市博美鎮的另一特色產品。陸豐市承業義隆糕餅有限公司是博美鎮數十家蝦餅生產企業中的一個,憑借數十年的技藝傳承、優質的產品質量,其生產的“博美蝦餅”遠近馳名。憑借電商賦能,該公司知名度越來越高,并于2023年全面升級。該公司保持優良制作工藝的同時,購入了一條“博美蝦餅”生產線,餡料攪拌、烘焙、包裝等環節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升,生產效率也隨之大幅度提升。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電商增加了公司的產品銷量,也讓公司有條件投資建設工程,進而提升生產效率,目前正在籌備進入抖音商城、淘寶等電商平臺。 類似案例還有很多,通過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的不斷推廣,博美腐竹、博美蝦餅、陸豐荔枝、油柑、蘿卜、甘薯、南塘橄欖、玻璃魷魚、陂洋菠蘿、甲子魚丸等各類農產品品牌快速提質增效,油柑、橄欖等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得以開發,陸豐全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日益濃厚。 優化渠道 村里有了快遞驛站買賣更方便 青塘村地處陸豐市西北部,是西南鎮最大的行政村。該村青山漫漫,流水潺潺,環境優美。村內的“黃建偉商店”是比較熱鬧的地方,除了購買日用品,很多村民光顧該商店取快遞,售賣自家產的農產品。
店主黃建偉告訴記者:“每天大概有100多單買東西、寄快遞的生意!敝档靡惶岬氖牵S建偉將商店開到了網上,村民自己生產的農產品拿到店里后,黃建偉拍攝視頻后發布朋友圈,在網上進行銷售。6月,他的朋友圈里銷售本地荔枝;7月,銷售大山崗絲苗米和梯田咸菜。中秋節快到了,“博美蝦餅”已經在他朋友圈內開啟了銷售。 據陸豐市電商中心統計,“黃建偉商店”運營的快遞代派代送業務,每月快遞投遞量達6000件左右,實現收益達4000余元。這不僅給自己帶來增收,還解決了當地村民網購難、送貨難、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提高了村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度。 黃建偉是西南鎮青塘村人,也是一名“90后”返鄉青年。返鄉發展后,他經營過宵夜檔口、奶茶店,打過散工,但收入一直不穩定。于是2016年他在村里開了小商店,日常兼顧著打散工增加收入,以維持生計。2021年6月,黃建偉了解到陸豐市正在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便整理好電商服務點申請資料,并聯系上了陸豐市電商中心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對其開展了相關培訓,對其所經營的便利店進行了改造升級,并為其開設了快遞收發、電子商務宣傳推廣、工商業務代辦、農特產品代買代賣等業務,使其40平方米不到的小便利店逐漸在當地有了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 陸豐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開展以來,建成1個市物流配送中心,整合了郵政、快遞和商貿流通等資源,為陸豐全市快遞相關企業提供倉儲、分撥、配送、收件等物流服務,物流服務覆蓋陸豐全市20個鎮、170多個行政村,推動物流統倉共配,降低物流成本。 同時,物流站點的建設利用已建成的電商服務站點為基礎,結合市、鎮(街)及各行政村實際分布情況,優化整合配送路線,將20個鎮(街)劃分為5條物流配送路線,實現了物流快遞站點與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資源共享。通過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的打造,實現了從物流配送中心到村級站點2天內完成配送。截至今年6月30日,產生下行快遞593697件、上行快遞70159件,日均快遞進村超過2000件,“雙十一”高峰期日均快遞進村近6000件。物流中心降低了上行價格,以低于市場價2元-3元的價格減低物流成本,保障雙向流通,實現當地農村物流的覆蓋,切切實實打通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典型案例 農村電子商務為農戶解難題 自陸豐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成運營以來,充分發揮公共服務中心樞紐和服務作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農戶解難題。
2022年9月,在總結助農幫扶經驗的基礎上,陸豐市電商中心再次深入到西南農戶曾志濤的蜜柚種植果園,為其設計、提供定制包裝,并迅速組織附近40多家鎮、村級電商服務站各自發揮優勢,開展了西南蜜柚助農活動。通過分點助銷、線上線下齊發力,兩天時間便成功助其銷售了2萬余斤西南蜜柚、價值4萬多元,并在當地開展了相關宣傳活動,大大提高了西南蜜柚的知名度,幫助該農戶解決產品滯銷難題。 活動中,為保證產品品質和時效性,陸豐市電商中心聯合陸豐市物流配送中心為該批產品提供專車配送入戶服務,并成立專班,當天摘取當天送達。其中,工作人員對果場蜜柚還多批次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服務,有效提高農戶對農產品安全檢測意識,并有效促進了當地產品標準化與規范化。 疫情防控期間,陸豐市湖東鎮后林村幾十噸果蔬出現滯銷問題。陸豐市電商中心了解情況后,將該批滯銷果蔬統一運送到當地新建的特色產業帶服務基地配套冷鏈倉儲進行保存,并通過電商途徑對接外部商企檔口。結合商會、協會及其他資源,形成定點定量輸送,成功將蘿卜銷至惠州、佛山、深圳等地的各個果蔬批發市場、檔口。除為當地解決了產品“運輸難、買賣難、推廣難”等難題外,還有效暢通了城鄉流通渠道,加快建立城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農產品流通網絡,促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 一線經驗 連續兩年獲評優秀,陸豐憑什么? 2020年,陸豐市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創建工作被評為優秀等級,2021年度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績效評價再獲“優秀”,連續兩年獲評優秀,陸豐憑什么? 陸豐市科工信局局長陳清河介紹,主要有三點經驗,包括建立和完善農村電商推進支撐體系,依法依規開展招投標工作和加強項目監督管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創建開展以來,陸豐市探索打造了符合陸豐電商發展路線的“133N”電商賦能模式,通過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環境設施,構建農村產品冷鏈及溯源應用服務體系、農村產品標準化和質量保障體系、農村產品營銷服務體系,培養了一批直播帶貨個體、創業創新團隊、新媒體企業主體,以及20個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66個村級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點,給農村居民提供網絡購銷、線下體驗、質量追溯、售后服務等功能,幫助拓寬農村產品信息發布、網絡銷售等渠道,提高農業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為建立和完善農村電商推進支撐體系,陸豐市首先強化領導,堅持高位推動。陸豐市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以及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陸豐市農村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領導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陸豐市科工信局負責具體業務開展,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實施、社會參與、市場推進”的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新格局。其次,制訂方案,出臺政策措施。陸豐市出臺了《陸豐市電子商務進農村扶持獎勵暫行措施》《陸豐市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施方案》《陸豐市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管理辦法》《陸豐市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陸豐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施方案》《陸豐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管理辦法》《陸豐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陸豐市電子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系列文件,對全市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形成了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濃厚氛圍,將電子商務作為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縱深推進。最后,強化資金支持。陸豐市財政安排230萬元配套資金支持陸豐市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安排1000萬元配套資金支持陸豐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創建工作提供了資金保障。 在依法依規開展招投標工作方面,陸豐市把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分為3個包組,把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分為4個包組,委托專業采購招標公司進行招標,通過嚴格的程序、公開公正選取項目執行公司。 另外,陸豐市科工信局通過多措并舉,加強項目監督管理。其一,聘請省電商專家團隊對項目開展進行指導,聘請監理單位對項目開展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其二,陸豐市科工信局會同財政局等部門不定期到項目實施單位檢查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到鎮級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站察看項目進展情況;其三,聘請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項目驗收,對項目資金使用嚴格審核把關、確保項目實施質量;其四,汕尾市商務局不定期對項目進行檢查,了解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并到項目實施單位檢查項目實施情況、查看項目進展情況。 數讀 ●截至今年6月底,陸豐全市有網店9300多家,孵化網商累計超過400個,培訓7548人次 ●引導30余家企業在淘寶、拼多多、汕美手禮網等電商平臺開店經營、上架產品 ●全市網絡零售額逐年增加,2022年網絡零售額達到172245.3萬元,對比上年同期138589.9萬元,增長24.3% ●農產品網絡零售額7114.1萬元,對比上年同期4858.3萬元,增長46.4% ●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開展以來,升級改造建成了1個面積1200余平方米,集農特產品展銷、直播帶貨、產品攝影、企業孵化、電商文化交流、技能培訓、農殘檢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中心——陸豐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累計完成超20家服務機構進駐服務中心,中心入駐和孵化電商企業及團隊合計26家,累計完成建設20個鎮級電商服務站和166個村級電商服務點。其中,內含150個行政村服務點,分別在陸豐市最具產業特色的5個區域配套建設了特色產業服務基地 【南方+記者】郭楊陽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