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不高不代表你沒有機會。只要心懷夢想,努力拼搏,未來就有無限可能。”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陳若浩鏗鏘有力的聲音在海豐縣彭湃中學的匯報廳回蕩。7月30日,彭湃中學高2006屆優秀學子陳若浩回訪母校作題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的勵志報告,向同學們分享他追光逐夢的奮斗歷程以及豐富多彩的求學生活,以激勵同學們心懷夢想,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地努力和奮斗。該校1100多名師生現場聆聽了報告。 陳若浩2006年從海豐縣彭湃中學(高中)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2010年畢業后進入廣州百年名校執信中學執教。2016年,他只身一人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并于2023年完成學業。當地時間2023年5月17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2023屆畢業典禮上,博士畢業生陳若浩作為該學院首位上臺進行畢業演講的中國學生代表,因對臺下的母親說了“媽,歡喜賣?”這樣一句海豐話,而引發廣泛關注。他在大洋彼岸的博士勵志求學經歷和致力于傳播家鄉文化的精神感動了家鄉人民,也成為了海豐人的驕傲和榜樣。 陳若浩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后,哥大商學院持證商業教練、TC中國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哈佛商學院出版社獨立顧問。他的學術方向是專注教師培訓與發展、創新學校管理、成人思維發展、商業教練術在中國的普及等。創建非營利性組織Ed for Growth,通過這個公益教育平臺為7000多位中美兩國的教育者搭建交流和相互啟發的橋梁。 報告會現場,陳若浩介紹了自己高中三年在彭湃中學的學習、生活經歷以及在海外的求學經歷,重點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在高考復習階段提升弱勢學科成績、全力保持最佳狀態方面的心得體會和經驗做法。并與在場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鼓勵學弟學妹們樹立遠大目標志向,奮發進取,鍥而不舍,追光逐夢;無論何時,都要有夢想,未雨綢繆,做好規劃,沉下心來自問自省,選擇適合自己的路。他說,每個人的風格都是不一樣的,或許你的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是只要會堅持、反思,就一定會自我突破。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陳若浩在接受采訪時說:“我覺得所有成就都離不開母校的培養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努力。今天很榮幸能夠回到母校與同學們交流共勉。希望我的一些分享能給同學們帶來幫助。也希望同學們在學有所成后,一定要懂得感恩母校、報效祖國!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交流,同學們意猶未盡,許多同學聽完報告后情緒高昂,內心振奮,并立志向學長學習。高三學生吳彬源說:“陳博士的講座對我們高三學生的意義非常大,告訴我們許多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爭取和學長一樣優秀,實現新突破! 報告會結束后,陳若浩還和該縣的教育學者、老師代表舉行了教育交流座談會,就如何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據了解,近年來,海豐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教育提升重點工程,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教育發展的政策和舉措,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呈逐年上升的態勢,特別是2023年高考成績取得歷史性突破,實現了規模和質量雙提升。 南方+記者 郭楊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