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汕尾,迎頭趕上了嗎? | 21城·21問

2023-7-6 09:08| 發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12492| 評論: 0

摘要: 看有溫度的資訊,盡在汕尾城市在線

汕尾,正被越來越多人看見。

近期,汕尾不乏媒體關注、游客打卡。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當地接待游客同比增長339.33%,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73.19%。

存在感較弱,一度是汕尾人的一念“揪心”。人們也許聽過“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但對汕尾本身知之甚少。自1988年建市,汕尾經濟排名相對靠后,還有人“苦中作樂”道:“汕尾汕尾,尾巴的尾”。

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豹尾”即精彩有力,雄勁瀟灑。汕尾的文章,怎么寫?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汕尾能否迎頭趕上?

00:38

“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

其實,汕尾也曾聲名顯赫過,不過是以“海陸豐”這個別稱。

作為廣東唯一一個全域革命老區,海陸豐革命老區是黨領導的最早的大規模農民運動重要發源地、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在汕尾,“敢為人先、依靠群眾,敢于斗爭、無私奉獻”的海陸豐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這句俗語的本意,也是為了褒揚汕尾人的性格像雷公一樣正直果敢。然而,在追求發展的一段時期里發生的一些違法犯罪活動,讓汕尾的“形象分”打了些折扣。“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的內涵發生了變化。鄉賢有愛,卻只愿捐款,不敢回鄉創業,對軟環境存在顧慮。

問題不去正視永遠是問題。革命老區,拿出了刀刃向內的魄力和勇氣,自我檢視、自我革命。

汕尾深知,平安與經濟缺一不可。為了抓好“兩張報表”,汕尾把“平安”擺在重中之重,創新構建“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將治理重心下移,讓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我們選出素質好、作風正的村‘兩委’干部隊伍,帶領村民走好正道;全村劃分成14個網格,村干部、駐村干部、黨員志愿者等作為網格員,及時跟進解決群眾訴求!痹浀摹岸敬濉鄙俏碴懾S市博社村,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好打擊毒品違法犯罪工作,將各類訴求、糾紛、隱患解決在基層。

如今,老樣子不再,博社村實現“美麗蛻變”,在2021年獲評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汕尾近年來各項治安指標持續優化,連續三年制毒案件“零發生”,正全面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

博社村俯瞰像一只飛向大海的風箏,曾經荒廢的土地變成良田美池。 南方+記者 羅一飛 攝博社村俯瞰像一只飛向大海的風箏,曾經荒廢的土地變成良田美池。 南方+記者 羅一飛 攝

這只是汕尾之變的一個縮影。“善美”之城,需要廣結善緣,方有“城人之美”。其中,營商環境尤其不能成為“環境硬傷”。

汕尾人以誠相待,以心相交。在汕尾市政務服務中心,“最多跑一次,服務零距離”等標語掛在最醒目的位置,營商環境改革4.0版堪稱“店小二”式服務,讓企業感受到“我比人家辦得好、我比人家辦得快”的實惠。

“家鄉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也更有信心回來投資創業了!比屎阒玫囟戮种飨婵偛苗娐晥赃@樣說道。

“奔向海陸豐,人生更成功!”2023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上,汕尾向廣大客商發出邀請,承諾將拿出最硬的政策、最佳的資源、最優的環境,為企業提供最好的服務,帶來最大的回報。

藍色引擎

據說,汕尾還曾有“汕美”之名。

美,來自老天爺賞飯吃。汕尾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海岸線長達455公里,位居全省第二、粵東首位;海域面積2.39萬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4.5倍;海風資源豐富,是開發海上風電、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基地的“首選地”;遍布海島881個,是廣東海島最多的地級市……

但一直以來,汕尾海洋產業存在第一產業優勢明顯,第二、第三產業偏弱的問題。

這些年來,汕尾提出“發展海岸經濟,崛起藍色汕尾”戰略。以港口物流業“活海”、以臨港產業“富海”、以加工制造業“興海”、以濱海旅游業“旺海”、以海洋水產業“趕海”,“五龍鬧海”,汕尾要打好這張海岸牌,走出“捧著金飯碗要飯”的窘境。

在廣東擂響海洋強省建設的催征金鼓聲中,海洋資源優勢正是汕尾高質量發展優勢。

在汕尾海洋工程基地的機器聲里,三個“全球第一”誕生了:全球最大的18兆瓦的海上風力發電的主機、全球最大的16兆瓦的漂浮式的海上風力發電的主機、全球單支葉片最長的128米的葉片;

在汕尾龜齡島東海洋牧場示范區的水下,2000多個人工魚礁矗立海中,成為魚蝦暢游的“水下森林”;

在金町灣、紅海灣、金廂灘的沙灘上,游客絡繹不絕,自啟動“中國濱海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創建以來,汕尾游客數量、旅游收入均實現倍數增長。

海洋牧場發展前景廣闊,海上風電產業加速崛起,濱海旅游品牌持續擦亮……汕尾經濟發展的“藍色引擎”,已被全面激活。

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活,“藍色經濟”助推汕尾經濟增速加速跑。2020年、2021年,汕尾GDP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2022年,汕尾經濟總量躍進至全省第17位,實現“砍尾”。

今年2月召開的中國(汕尾)海洋經濟產業大會,更是吹響了汕尾經略海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號角。大會上,總額逾600億元的20個投資項目完成簽約,會議提出,汕尾要在綠色能源、臨港制造、深海養殖、港航物流、濱海文旅等海洋產業全面開花。

海洋產業集群的崛起,為汕尾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之翼”。

因海而生的汕尾,正向海圖強。

中廣核汕尾甲子50萬千瓦海上風電機組正迎風發電。南方+記者 石磊 攝 中廣核汕尾甲子50萬千瓦海上風電機組正迎風發電。南方+記者 石磊 攝

汕尾,不一樣了

今年廣東的“新春第一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汕尾立下7%以上的GDP增速目標,這意味著過去三年里創下全省第一的GDP平均增速后,汕尾要繼續保持在全省GDP增速的“第一梯隊”,實現爭先進位。

向高處攀登,要保持發展定力,與強者同行,與快者賽跑。

從2008年因成立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結緣,到2011年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開啟“飛地經濟”改革試驗合作,再到2013年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汕尾……“特區帶老區”的動人佳話在不斷上演。

區域協調發展的改革試驗也在不斷提檔升級。汕尾以“規劃共繪、設施共建、產業共興、資源共享、機制共活”為主抓手,全面接軌深圳,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全面接軌深圳,深度融入‘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

單向幫扶正在向雙向奔赴轉變。深汕合作拓展區就是一個鮮活案例。如果說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把“特區”搬到了汕尾“家門口”,那么深汕合作拓展區就是把“特區”搬到了汕尾“家里面”,特區帶動老區,老區支持特區,樹立區域深度合作先進典范。

拓展區位于海豐縣城西北部,距深汕特別合作區中心約30公里車程,規劃面積112.5平方公里,布局有天星湖智造產業園和金山科技產業園“兩園”;谏钌翘貏e合作區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城的背景,天星湖智造產業園將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服務基地,全面承接新能源汽車的上下游配套產業。金山科技產業園則重點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布局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通訊設備、液晶顯示、高端印制電路板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

深圳-汕尾共建產業轉移合作園區。深圳-汕尾共建產業轉移合作園區。

合作不止于深汕。

汕尾向東還可全面對接汕頭、攜手汕潮揭,依托沿海經濟帶產業發展布局,著重強化在電子信息、能源石化、文旅產業方面的協同合作,努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汕尾也正成為大灣區的產業轉移承接地、產業鏈延伸區、產業集群配套基地。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謝寶劍認為,未來汕尾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營商環境軟聯通,成為大灣區企業發展的首選地。

在吸引珠三角產業有序轉移的同時,汕尾還創新機制,鼓勵企業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生態。在深圳寸土寸金的南山區里,設立了一塊屬于汕尾的研發飛地——創新島,“研發設計在深圳、轉化落地在汕尾”。

在建市35周年的2023年,汕尾迎來首季經濟“開門紅”——一季度以7%的經濟增速領跑全省,前五個月新增注冊企業同比增長近10%……

人們發現,汕尾確實不一樣了。來自深圳的規劃團隊感慨,因為汕尾發展很快,去年的衛星地圖已經跟不上實際建設速度。

但也許,這才是這方熱土這方人的本色——

目光堅定,迸發渴望;勇立潮頭,弘毅剛強;無懼風浪,一“尾”以航!

參考文獻:

[1]汕尾:砍尾之后迎頭趕[N].洪繼宇.南方日報,2011-2-10.

[2]建設“海上汕尾”的思路與對策[J].廖學謙.農村研究,1994(02).

[3]全域謀劃 經略深耕 打造藍色經濟帶[J].楊緒松,2017(08).

[4]深汕攜手 打造“特區+老區”高質量發展新樣板——深圳對口幫扶汕尾工作綜述之三[N].鄧良瓊.汕尾日報,2023-6-2.

[5]老區新貌|“經濟洼地”跑出“汕尾速度”——海陸豐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觀察.孫飛.新華社,2022-4-19

[6]“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今天,我們為海陸豐人正名.南方+,2023-5-15

[7]春風浩蕩征途新 向光而行腳步疾——汕尾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萬馬奔騰中奮勇爭先.汕尾日報,2023-3-6

【撰文】話題研究員 陳欣欣 洪鑫 紀蓓 曹斯 

【海報】彭曉

【視頻】葉永康

【運營】麥小華 董晨晨 辜繼漫

【本期統籌】紀蓓 湯凱峰 南小渭

【本期策劃】曹斯 陳戈

南方+編委會出品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返回頂部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