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微博@人民日報 那一晚 人正酣睡、萬籟俱寂 突然 地聲轟鳴、房倒屋塌 頃刻之間 百年城市被夷為平地 二十四萬城鄉居民歿于瓦礫 十六萬多人頓成傷殘 七千多戶家庭斷門絕煙 (圖片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1976年7月28日 凌晨3時42分 這個注定無法被忘記的時間 被永遠定格 一轉眼 整整42年過去了 漫漫時光 或許可以撫慰心靈的創傷 但卻沖刷不掉 那份刻骨銘心的記憶 那一片片斷壁殘垣 猶在眼前 1976年7月28日強烈地震發生后的唐山市一角。新華社記者 劉東鰲 攝 新華社記者 官天一 攝 新華社記者 白連鎖 攝 那一聲聲受災民眾 痛徹心扉的哭喊 猶在耳邊 新華社記者 劉東鰲 攝 1976年7月28日,人們在唐山礦業學院清理廢墟。新華社記者 官天一 攝(圖片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人絕望 但還好有這群從四面八方 趕來救援的人們 在絕境中送來溫暖 帶來希望 1976年7月31日。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 新華社記者 肖翔 攝 謝謝你們! 為了救人 用手搬、用肩扛...... 幾乎用盡了所有辦法 大地震發生后,人們清理廢墟。新華社記者 官天一 攝(圖片來源:新華視界) 即便指甲全部剝落 雙手血肉模糊 卻依舊奮力地用血手 扒開堅硬的廢墟 唐山大地震發生后,解放軍官兵冒著危險在坍塌的樓板和欲墜的墻體間救人,晝夜連續奮戰。(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是你們 在最黑暗的時刻 帶來了一線光明 謝謝你們! 在昏暗的燈光下 在簡陋的手術臺上 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 不眠不休地 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 唐山大地震發生后,上海醫療隊給傷員做手術。 小心翼翼 生怕弄疼了開裂的傷口 1976年7月31日,人民解放軍某部醫務人員在唐山市抗震救災第一線,搶救負傷的群眾。新華社記者 武清月 攝 是你們 勇敢地和死神賽跑 拼盡全力奪回每條生命 謝謝你們! 用無微不至的關愛 精心呵護和培養 震后遺留下的近千名孤兒 在石家莊市育紅學校的黨育紅、黨育苗、黨育新。新華社發 王孝 攝(圖片來源:新華視界) 你們有力的大手 溫熱的懷抱 真誠的笑臉 讓孤獨的孩子們 感受到了一絲溫暖 育紅學校的保育員和孩子們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張彬 攝(圖片來源:新華視界) 是你們 用親人般的關愛 撫慰了成百上千受傷的心靈 ...... 災難雖然無情 但摧不垮的 是患難與共的真情 和一次又一次 生命的奇跡 1976年8月1日,人民解放軍某部的醫務人員,精心護理在地震第二天出生的嬰兒。新華社記者 白連鎖 攝 震后第八天,青年礦工王樹斌被解放軍從廢墟中救出。常青 攝 百折不撓的唐山人民 以艱苦的意志 創造了唐山迅速崛起的奇跡 經過晝夜奮戰 僅僅在震后28天 河鋼唐鋼職工王慶利和工友 就煉出了震后第一爐鋼 并為它取名為抗震“志氣鋼” (圖片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震后的唐山 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生產生活 顯示出了超強的復原力
在1976年7月28日強烈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的華北工業城市唐山,經過一年重建,工業生產迅速恢復,人民生活十分安定。1977年8月27日新華社發 42年的風風雨雨 唐山人與唐山這座城市一起 從苦難出發 如鳳凰般涅槃重生 上圖:抗震號機車(資料圖片);下圖:中車唐山公司總裝車間一角。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寧可千日無震,不可一日不防” 大地震的慘痛代價 也使抗震精神 深深烙刻在唐山人民的心中 讓唐山在防震減災方面成為國內“標桿”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那些痛苦絕望的日子里 有著最堅強的力量 唐山崛起的背后 離不開的是唐山人的相依相偎 與感恩情懷的薪火相傳 5月22日,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父母的黨育新(中)在志愿服務中幫助一位災區群眾緩解精神壓力。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 攝 歷經劫難的唐山人 深知雪中送炭的可貴 汶川大地震時 他們毫不含糊 總是沖在救人的前列 河北唐山市青年農民宋志永,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樹大地震中,多次自費組織12名鄉親,奔赴災區搶險救災,被譽為“十三農民義士”帶頭人。(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 玉樹地震時 他們堅守在災區 和受災群眾一起重建家園 青海玉樹街頭,來自唐山的青年志愿者與當地志愿者一起給受災群眾分發盒飯。(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救人、救人、快救人!” 這是他們發自心底的期盼 歷經劫難的唐山人 更懂得奉獻的重要性 幾十萬名志愿者 用他們每個人微小的力量 讓唐山成為一座“留住雷鋒的城市” ...... 如今 在唐山人的共同努力下 一個嶄新的唐山呈現在我們眼前 圖為唐山市南湖公園夜景。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那些頑強的生者 帶著對逝者的思念 地震幸存者王樹斌(右二)與攝影師常青(右一)在王樹斌家門前合影(2016年7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滿含對生的珍視 朝著更美好的未來 繼續前行 “地震嬰兒”孫滬在家中展示她小時候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但我們的記憶 從未磨滅 一位男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悼念遇難者。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我們的思念 從未減退 一名女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悼念遇難者。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我們的緬懷 從未停止 唐山大地震38周年紀念日,各界群眾自發來到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悼念在大地震中罹難的親友。新華社發 鄭勇 攝 愿這世上 希望與愛永駐 來源:新華網綜合 監制:劉洪 作者:劉怡然 張玲琳(實習) 編輯:趙冰 校對:王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