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一場洪水,在四川宜賓岷江邊上“吟詩作賦”的蘇東坡和黃庭堅成為了網紅。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7月17日上午,受岷江上游降雨和金沙江上游水庫群騰退庫容影響,四川省宜賓市迎來了2013年以來的最大洪峰。隨著岷江水位不斷上漲,宜賓濱江公園內蘇軾的雕像,也逐漸被江水淹沒。 隨后,有網友把蘇軾與黃庭堅在洪流中“對酒當歌”,“吟詩作賦”的照片發到了網上,瞬間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許多網友對蘇軾與黃庭堅兩位穿越千年的“網紅”的在洪水中的命運表示擔憂。7月17日下午3時左右,有宜賓市民拍攝照片顯示,“塑像目前只能看到‘黃庭堅’的頭頂,‘蘇東坡’好像已經被沖倒了”...... 7月18日,洪水終于退去,許多宜賓市民第一時間趕到宜賓濱江公園內,尋找被洪水沖倒的蘇軾雕像。所幸,倒下的雕塑幾乎沒有損傷,只是連接處縫隙裂開了,重新組合即可。 據趕到現場的記者發回的報道顯示,倒下的蘇軾雕像在洪水的巨大沖擊下,斷成了四截,仰面朝天,中間有鋼筋進行連接。 雕塑的設計、制作單位,四川省雕塑院設計部主任趙希介紹說,“破損程度比想象中好多了,修復起來沒有難度。”趙希稱,雕塑是用不同大小的塊石拼接而成的,倒下的雕塑幾乎沒有損傷,只是連接處縫隙裂開了,重新組合即可。“之前雖考慮過洪水的沖擊,但沒有預計到洪水有這么大。洪水退去了,會綜合情況,進行現場修復?紤]洪水因素,這次修復將會對雕塑進一步加固,增強抗洪能力! 據了解,此雕塑名為《文脈律動》,材質為青石,高4米。作品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年蘇軾、黃庭堅師生相會于思坡飲酒作詩的故事。雕塑下方,還刻有兩位詩人的作品。其中,蘇軾的詩名為《戎州》:“亂山圍古郡,市易帶群蠻。庾嶺春耕少,孤城夜漏閑。往時邊有警,征馬去無還。自頃方従化,年來亦款關。頗能貪漢布,但未脫金钚。何足爭強弱,吾民盡玉顏。” 至于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岷江橋下的濱江公園?趙希也對此做了解釋!胺桨高x取蘇東坡、黃庭堅相會這一人文歷史經典故事,表現了兩個著名宋代文人盡情唱和的情景!壁w希說,歷史上,岷江是宜賓與經濟文化發達區域(成都等地),甚至是與中原文化連接的重要通道。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岷江曾經是宜賓的文化大通道。而此雕塑所在的位置,正好與當年黃庭堅等文人飲酒賦詩的流杯池公園,即曲水流觴等景點隔岷江相望。“雕塑設計強調虛實相生的構成關系,以‘文脈’為表達內容,選取人文歷史典型形象,通過寫實、寫意結合的手法,將岷江深厚的人文內涵與宜賓悠久的歷史文化融合表現! 來源:環球時報(ID:hqsbwx),綜合 華西都市報、四川日報 本期編輯:胡程遠、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