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燕 聽著窗外咆哮的風聲和滴滴答答的雨聲,明月時不時判斷一下風雨是大了還是小了,因為她的心里牽掛著班上的四十多個孩子。 今年明月承擔的是九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工作,這也已是她做班主任工作的第十年了。畢業班的課程毫無疑問是緊張的,鄉鎮中學達不到寄宿條件,一些離家遠的山里孩子要在這樣的天氣中準時到校上課還是需要克服一些困難的,有些孩子甚至為了節省時間而不吃早飯。一上午下來,身體是吃不消的,聽課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接近六點鐘時,沒等鬧鐘響起,明月早已起床準備早餐。四歲的女兒耳朵特別靈敏,為了能讓她多睡一會兒,也為了能順利脫身,明月不得不躡手躡腳地進行著一切。等一切準備妥帖,匆匆吃上兩口,然后把上小學的兒子叫醒,就急匆匆地出門了。 15分鐘后,明月來到鎮上的一家早餐店,買了十五塊錢的小饅頭。因天氣不好,這么早來吃早餐的人沒幾個,正在付錢的空隙,跟明月早已熟悉的老板娘順口問了一句:“老師,你一個人吃不完這么多啊,怎么會買這么多去呢?” “是啊,不是我吃,是給學生吃,有些家遠的學生在這樣的天氣來不及吃早餐,餓一上午是受不了的。” “原來你是買給學生的,一直感覺很好奇,現在終于明白了。你這個老師太好了,你在哪個年級教?我趕緊也讓我的女兒到你班上去。”老板娘驚訝又激動地說道。 明月不好意思地笑了,沒多說什么,就提著饅頭離開了。 等到了學校,明月先打開辦公室的門,放下東西,便直接來到班里,把饅頭放在了講臺上。原先就跟學生講過:老師不能保證每次都能提著饅頭來,盡量在家吃過早飯再來學校。很快學生們就陸陸續續到了教室,看到因趕時間在家沒來得及吃早餐的學生大口大口地吃著自己買的饅頭,明月心里特別高興,腦海中不由得又浮現出曾經的那一幕…… 那是還在師范學校讀書的時候,有一年寒假,經濟拮據的明月接下了一個一對一的家教,輔導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男孩。學校為了方便管理需要清空宿舍,外面租房又要增加額外的不少支出,得知情況的輔導員主動借出了自己的單身宿舍給她住,明月感激不已。 寒冬臘月的溫度極低,學校食堂也是處于關閉狀態,每次下課后回到空蕩蕩的校園,明月都特別想家。一日三餐,也大都是從外面帶點能填飽肚子的簡單食物,有時懶得買就泡點方便面將就一下。 就在明月住進來的幾天后,突然一陣敲門聲,到底是誰呢?要不要開門?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明月打開了門,驚訝地發現:眼前正是全校學生最敬畏的體育老師田老師,他的為人是全校有名的。雖然認識田老師,但畢竟沒有教過自己,正在不善言辭的明月不知所措時,只見田老師手里端過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并說道:“今天才得知你借住在這里,家里剛煮的小米粥,給你一碗暖和暖和,我們一家三口就住公寓的那頭,你一個女生獨自在外,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記得找我! 還沒等明月表達謝意,田老師早已轉身走遠,面對這突然而來的意外關懷,關上門后,明月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此后的每一天晚飯時分,明月都會準時收到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也正是這意外的關懷,讓孤身在外的明月倍感溫暖,也更加努力。 近二十年前的那碗小米粥讓明月一直銘記于心,終生難忘,并且像一盞明燈一樣激勵著自己做一個像田老師一樣的好老師。走向工作崗位已有十幾年了,十幾年來,明月早已不記得到底做過多少次類似的事情,資助過的學生也早已有人大學畢業,并加入公益組織擔任志愿者,回饋著社會。不管學生是否像她感恩田老師那樣感恩自己,明月的內心都是滿足的,她感覺幫助學生就是在回饋田老師的恩情,而她的學生做公益同樣也是在回饋著自己。 上課鈴響了,聽著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看著孩子們認真的表情,明月心里無比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