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張勝長作品

2018-7-13 17:35| 發布者: swcszx1| 查看: 13224| 評論: 0

摘要: 看有溫度的資訊,盡在汕尾城市在線

張勝長,1965年生于廣東汕尾,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汕尾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獲獎并發表于《人民畫報》、《大眾攝影》和《廣東美術家畫刊》等。

在山林之前

吳冠旻

面對世界,一個人總得端出自己的態度。勝長是認真而謹慎的人,無論與生活對陣或共謀,每一次都必克盡心力。在一系列構成他生活史的事件中,只有在安置心靈棲息地這事才是沒有商量余地的,他把這件事直接栽種到少年時的理想溫床中去。在人生的小徑分叉處,他最后的選擇,交由內心的指令,無意識的天然驅使。一切所指均取決于自身素養的構成內容,勝長當然地選擇了認為更適合轉譯他與世界關系的工具,即用筆墨的表現方式去敘述他與山水間所發生的一切,用詩句去填充他的山溪林谷。

我們知道,中國的水墨傳統,總與人的生活以及修養隱蔽地聯系著。在它的法統源頭,就開始與文人的世界以基因互轉的方式共同生長,共同構筑起一個獨特的久遠的文化現實。這是中國文化里的審美共同體,在里面,它是制約的,也是自由的。面對神學式關系的筆墨場域,首先考慮的是形式語言的歸順:特定的文化環境里,筆墨被約定為某種情感語言,它們守著語境邊界;然后才是在諸眾的約定里去尋找一條異質的路。

然而,獲得可以被聽懂的技法語言,需要他撲到技法的懷里去,這條道上的艱辛,是從寫生開始的。他對技法語言的把握并非從芥子園開始、從臨摹范寬石濤來,而是以寫生的方式與大師們的模版間來回揣摩,在反復中不斷修正、尋找、實踐。他規行矩步,以自然為師。所謂“以自然為師”,實質上,是自然藍本在自我鏡像中轉換、斫削,把世界塑成內心投影的樣式,所以他的水墨天然地帶著自身素養的內在的氣息。在勝長的作品里,我們可以輕易覺察到帶著指紋式印記的特征,保留著一份天真和率性。在現代寫意山水里,新的形式美學權力提供了新的宗教酵素,人人爭先發酵,在新宗教的護蔭下討生活,他們努力制造出一個接近同質的腔調。而勝長的快樂,卻在于自我世界的培植,豎起隱喻中的山林,遠離塵囂,放逸身心。正因為出于自我性情,在某些時刻,畫面才流露出原初的樸素味道來,即便在細微之處。他筆墨的不自覺對于經驗審美者而言,有了野性的味道。山林之前,他所組織的筆墨事實上是在他者或自身的繪本之上不斷地實踐著、試圖改變中制造的現實,一遍遍地累積出一個人的美術史,一個可以遁入的蘭溪谷。慢慢也就畫出隱約有著個人印記的作品來:在傅抱石、石壺們等等諸先輩的法脈親近中,在筆墨的自覺與不自覺間,帶著原質與澀意的特質,去創造心中隱在的山林。勝長作品的語言里含著天然的鄉音,恰恰這種內置式的特質,才顯得可貴,因為,藝術必須新鮮而質異。

張勝長作品


晴光高致(國畫)29cm*138cm



丘壑寄懷抱(國畫)40cm*50cm



風靜聽溪流(國畫)179cm*66cm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返回頂部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