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李啟色“大美汕尾”| 汕尾市美術作品專欄⑮

2018-7-9 15:22| 發布者: swcszx1| 查看: 13003| 評論: 0

摘要: 歡迎關注“汕尾城市在線網”公眾號

李啟色簡介

1966年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先后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本科和國畫系山水畫碩士研究生班;獲學士學位、碩士學位。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重彩畫高研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至現在華南師范大學任教,現為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理論與創作碩士研究生導師。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重彩畫研究會理事、中國國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

一道獨特的紅色歷史風景 
——李啟色“大美汕尾”山水畫作品集序
林鈺源

李啟色“大美汕尾”寫生展,共展出山水寫生作品一百四十八幅。其中包括汕尾八景、紅色篇、藍色篇、綠色篇、古韻篇、人文篇等。作品引人注目之處不僅因為作品浸淫了一個游子對故鄉的深情,更因為其中貫穿了一道獨特的紅色歷史風景而引發人們對海陸豐歷史與人文的再度關注與慨嘆。

紅色篇中有《紅場春暉》《會師紀念亭》《紅軍醫院》《紅軍亭》《彭湃故居》《得趣書室》《海豐農會舊址》《周恩來同志渡海處》《彭湃母親周鳳故居》《激石溪浩氣》《平民醫院》《紅樓雄風》等,描寫中國大革命時期革命活動家彭湃當年在海陸豐從事革命活動留下的一系列歷史遺跡、遺址。

海陸豐民間,曾有一首用當地方言寫成,從十九世紀末流傳至今,婦孺皆知的民間歌謠《田仔罵田公》:

冬冬冬!田仔罵田公。

田仔做到死,田公吃白米。

冬冬冬!田仔打田公。

田公唔知死,田仔團結起。

團結起來干革命,革命起來分田地。

你分田,我分地;

有田有地真歡喜,免食番薯食白米。

冬冬冬!田仔打田公。

田公四散走,拿包斗,

包斗大大個,割谷免用還。

據傳這首民間歌謠的作者正是當年的農民革命領袖彭湃。歌謠從田仔和田公,即佃農和地主的勞動和剝削關系說起,號召佃農團結起來干革命,一起打倒地主分田地。歌詞淺白曉暢,而揭露深刻。極具感召力。當時在當地迅速傳播開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中國農民革命的火種也隨之在海陸豐,首先點燃并迅速成燎原之勢。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就這樣在這個遠離中原的天邊海角誕生了。

至今,當年的革命活動場所紅宮紅場依然被完好地保存下來。紅宮紅場是當年以彭湃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人民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紅宮原為建于明代的海豐學宮,1927 年 11 月 18 日在那里召開縣工農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會場四周和街道墻壁都刷成紅色,會場內用紅布覆蓋墻壁,因此學宮也從此改稱“紅宮”。今日紅場大門額上浮塑的“紅場”二個大字仍然清晰可見,兩邊浮塑“鏟除封建勢力,實行土地革命”的對聯雖然有些斑駁卻也被保存了下來。

紅宮紅場見證了當年彭湃領導的波瀾壯闊的海陸豐農民革命運動,喚醒人們對當年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浴血奮戰的光輝事跡的記憶并激勵著后人沿著先烈開創的道路奮勇前進。

歷史,雖然已經沉寂。但歷史不應該被忘記。那段革命歷史在海陸豐留下的一串腳印。無論是海豐烈士陵園、彭湃故居、海豐紅宮紅場舊址、海豐蘇維埃舊址、金廂灘周恩來同志渡海處、激石溪革命烈士紀念園、辛亥革命紀念亭、紅海灣紅樓……至今都在不斷喚起人們的紅色記憶。

當年,農民革命的火種之所以能夠在海陸豐迅速成燎原之勢,除了彭湃的個人魅力,當地人身上流淌的血液也許同樣是不能忽略的因素;鸱N只有放到干柴上才能熊熊燃燒起來。火種放在濕漉漉的沼澤地上是燒不起來的。

汕頭地區民諺:“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豐”,一語道出了海陸豐人民身上的一個共同特點——無所畏懼!敢于追求真理!勇于追求正義!正是這一特點,導致海陸豐農民運動很快形成以海豐、陸豐兩縣為中心,要求擺脫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枷鎖的革命怒潮。也直接導致了海陸豐出現了諸如彭湃這樣的“農民運動大王”。海陸豐農民革命運動曾經是中國農民運動的樣板。

彭湃撰寫的《海陸豐農民運動》一書,曾經是從事農民運動者的必讀書。彭湃這位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也被毛澤東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李啟色的“大美汕尾”,除了紅色篇,在其它篇章里我們也可以看到諸如與《遮浪古炮臺》《五坡正氣》《辛亥革命功勛紀念亭》《都督府》《鄭祖禧廟》《觀音嶺古官道》等內容,畫作描寫的這些遺跡和遺址都是不同歷史時期和條件下海陸豐人血性與正義的見證。

當然,海陸豐除了出彭湃、劉廷波等革命先烈,還出了楊成志、馬思聰、鐘敬文、馬采、柯麟五位“世紀廣東學人”,還出了彭仕祿、黃旭華、陳克復、彭實戈四位中國工程院、科學院院士。文學藝術方面還出了陳洪、丘東平、何白濤、賴少其、徐克等名家。還出了辛亥革命元勛陳炯明、愛國民主人士陳其尤、黃鼎臣等,以及政治人物謝非,和農業科學家馬育華等。他們的活動場所和故居也都被李啟色一一納入畫中。

李啟色是汕尾紅海灣人,澎湃中學、汕尾中學、白沙中學是他的母校,他生于斯,長于斯,對海陸豐這塊土地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他每年寒暑假都回汕尾,我原本以為他只是探親度假,后來才發現,他不僅僅是回去探親度假,還悄悄地去追尋著海陸豐當年的紅色腳印,追尋著歷史,用畫筆去與歷史對話,用筆墨去憑吊當年的歷史。

因而,不難看出李啟色的筆下家鄉山水,早已不是眼前的自然景色,更不是一般的旅游景點,而是被升華為鉤沉歷史的圖像。“大美汕尾”畫展的一個突出看點,正是歷史給海陸豐留下的一道獨特的紅色歷史風景!

云山春曉(國畫 220cm×210cm)

 

遮浪奇觀(國畫 145cm×360cm)

責任編輯:賀燕

編輯:陳劍虹

來源于善為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返回頂部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