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記者 林志鵬 通訊員 黃小斯 文/圖 北山村邀請留守婦女和孤寡老人在幸福食堂共慶節日。 學史力行,以行踐知。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紅海灣經濟開發區問需于民,切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街道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老年食堂,解決老年人尤其是五保戶、低保戶、孤寡老人吃飯難問題。 據統計,該區現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入戶核實常住人數達4231人。為讓老年食堂提供更好的居家老人養老就餐服務,該區通過“食堂就餐+上門送餐”模式,提檔升級配餐、用餐、送餐服務,讓轄區老年人吃出濃濃幸福味。 食堂就餐暖胃暖心 近日,田墘街道內湖村老年幸福食堂正式開業當天,記者走進內湖村老年幸福食堂,廚房窗明幾凈,配備有嶄新的爐灶、電飯煲、消毒柜等設施,老人們圍坐在餐桌旁享用著三葷一素一湯的免費飯菜,對菜式味道贊不絕口!胺浅8兄x黨和政府!這里菜式很豐富,有姜絲炒雞肉、蔥爆五花肉、香煎小紅魚……飯菜很好吃!笔程糜嘘P負責人介紹,前來用餐的大多是獨居在家無人照料的老人。老年幸福食堂開業后,老人們可以享用免費午餐,既方便又營養。 在其他街道設立的老年幸福食堂也得到老年人的連連夸贊。在遮浪街道水龜寮老年食堂就餐的薛伯說:“這里菜式好,比家里吃得還衛生,而且一日三餐都有得吃,很滿意!标惏⑵旁谡诶私值乐行膮^老年食堂開業前經常喝剩粥、吃剩菜,老年食堂設立后,她吃上了菜式豐富美味的熱乎飯。如今,她逢人便夸:“老年食堂飯菜真香!”年逾八旬的老大爺蔡如初是東洲街道東三村村民,東三村老年食堂的設立讓他喜上眉梢:“我一個人住,年紀大了自己做飯實在不方便,自從東三村有了老年食堂,我吃飯方便多了,感謝黨和政府對五保戶、低保戶的關心!” 送餐上門好評連連 針對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吃飯難問題,內湖、北山和東三村還組織志愿者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內湖村林水焊老人因中風后遺癥導致行動不便,當志愿者將可口的飯菜送到他家時,老人哽咽地說道:“感謝你們!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送餐之余,志愿者還詳細詢問老人身體狀況和醫保政策落實情況,并幫助其打掃屋內衛生。 東三村黨總支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東三村老年食堂各項設施基本完善,平時大概有12到14名老人到這里就餐。為讓部分行動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戶也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他們還提供送飯上門服務,讓老人切實感受到溫暖,深受好評。 拓展服務溫暖人心 除了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營養的飯菜外,該區還積極組織志愿者到老年食堂定期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導、心理疏導、精神關懷等公益服務,引導老年人樹立形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 近期,北山村黨總支部邀請本村留守婦女和孤寡老人到北山村幸福食堂參加活動,共慶節日;東三村老人們平日里也會在老年食堂里一邊交談一邊觀看電視劇,有的還在一起下棋對弈,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多方捐資彰顯愛心 目前,紅海灣4家老年食堂以區補助一點、街道和村(社區)自籌一點、鄉賢支持一點的方式,實現項目“造血功能”。各老年食堂運營至今,主要依靠社會各界、地方鄉賢等慷慨捐助。地方公益組織每到重大節日都會向老年食堂捐贈大米、食油以及應節食品。其中,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全區4家老年幸福食堂捐贈了大米和食用油;明博慈善會為東三村老年食堂捐贈米和油;水龜寮村鄉賢向遮浪街道中心區老年食堂捐贈了大米、食用油、醬油等物資;東三村還成立熱心人士愛心基金會,并對資金來源開銷情況進行明榜登記,做到公開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