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標是汕尾市第二人民醫院急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自200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有19年的黨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張祥標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主動請纓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成為我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臨危受命擔任醫療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團結帶領全體醫療隊隊員,日夜奮戰投入抗疫治療,配合方艙醫院收治1700多名病人,為方艙醫院病人清零休艙作出積極貢獻,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張祥標獲獎后留影 寫下請戰書 沖在抗疫第一線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 面對新冠病毒這種高強度傳染病,張祥標無懼困難,迎難而上。2020年2月1日中午,市第二人民醫院按照上級要求征召援鄂醫療隊隊員,動員令發出后,還在廣州珠江醫院進修學習的張祥標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微信表達強烈的援鄂意愿。他說,武漢災區最緊缺的就是重癥醫學專業人員,自己有多年的急危重癥醫學臨床實戰經驗,有專業上的優勢。國家有困難,武漢有需要,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一名中共黨員,職責在肩,應挺身而出,到最需要救助的人民群眾身邊去,到黨和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醫院黨委批準他赴鄂后,他立即返回汕尾。 出發前,醫院黨委書記與張祥標談心,對他說,疫情嚴峻,要把前線的困難多想一點,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張祥標表示:“我是中共黨員,越是困難越要向前。在疫區一線,我一定履行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團結帶領好醫療隊,共克時艱,同戰疫情。疫情不退,決不返回! 張祥標的話語里,字字走心、句句鏗鏘,表明了一個黨員的初心和一位醫生獻出所學阻擋病毒肆虐的毅力。 汕尾市援助湖北醫療隊出發 進方艙醫院 不辱使命戰疫魔 2020年2月9日,是汕尾市援鄂醫療隊出征的日子。 張祥標辭別妻兒父母,帶領17名隊員踏上援鄂征途。出發前,作為醫療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的他代表援鄂醫療隊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作出莊嚴承諾,一定不辱使命,堅決完成任務。 到達武漢之后,來不及休息、來不及克服水土不服的影響,第二天,張祥標就帶領醫療隊隊員進行緊張的“戰前”演練。一次次地練習穿脫隔離衣、防護服,規范有序,不厭其煩地練習著。除了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地練習外,張祥標還帶領全隊隊員反復學習新冠肺炎的診療處理規范,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應戰能力,讓大家以最佳狀態投入到戰“疫”中。 很快,張祥標被分配到武漢市東西湖方艙醫院。從進駐第一天起,他就與戰友一道熟悉病人的情況,迅速投入到診治工作中去。雖然每班只安排6個小時,但實際工作時長遠不止于此。在方艙醫院里,由于需要照顧的病人很多,需要檢查的項目也很多,他需要不停地來回小跑。雖然天氣寒冷,但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會就全身濕透了,防護眼罩里還有可見的小水珠,臉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肢體上有了各種各樣可見傷痕。這期間,張祥標盡量不喝水,也不上 廁所,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惡斗。 除了自己努力拼搏外,張祥標還不忘關心其他隊員的情況,從入艙防護服穿戴是否規范到位,到每天的飲食情況。張祥標總是囑托大家要穿暖和一些,就連隊員睡得好不好,他都惦記著,事無巨細,都一一放在心里,盡他所能為大家解決困難和問題。 張祥標與隊友在方艙醫院合影 平凡崗位 彰顯模范作用 疫情面前,張祥標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無私奉獻、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黨員本色。在平時工作崗位上,他也一直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平日里,只要有時間有機會,張祥標就會靜下心刻苦鉆研努力學習,不斷豐富學識提升技能。他認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只有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學廣一些,擁有精湛的技術豐富的學識才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才能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張祥標說,在搶救危難重癥患者時,需要保持高度精神集中,每個動作、每個操作都必須做到干脆利索、準確無誤,持續的心肺復蘇等,會消耗很大的體力,即使精疲力盡,只要患者有一線希望,就絕不輕言放棄。 2018年12月的某一天,有一位被12cm樹樁貫穿左上胸的車禍患者被醫院救護車送到急診科。事先接到通知、了解相關情況的急診科醫生護士早已做好了搶救準備,等候在科室門口。接診傷者、止血、傷口處理、心電監護、測血壓、建立靜脈通道……一系列搶救措施有條不紊地進行?焖偬幚砗螅颊弑晦D入手術室。術后,該患者轉入重癥監護室繼續留觀治療。在重癥監護室的三十多個日日夜夜里,作為主管醫生的張祥標和他的治療團隊一刻不停地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不漏過、不放過一個生命體征的微小變化,多次化險為夷,多次把患者從死神的手中搶奪過來。經過精心治療、用藥、護理,該患者康復了;颊叩母改冈诮o醫院的感謝信中寫到,“我們含淚感恩,是你們的愛心和技術給了我兒子第二次生命。” 一直以來,身為黨員的張祥標,不忘初心、忠誠于黨、熱愛人民、積極工作,把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全部付諸于醫療工作中,他用信念和行動踐行醫者初心使命,用勇氣和汗水詮釋黨員錚錚誓言,是當之無愧的人民健康衛士。用他的話來說,許許多多的生命被搶救過來,這就是作為一名醫生、一名黨員的人生價值。 城區區委組織部供稿 鄧良瓊/整理 本文圖片由張祥標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