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記者 陳劍虹 文/圖
去年下半年,黃海山和他的團隊馬不停蹄地參加了三個大型展覽,所展出的汕尾“非遺”產品吸引了觀眾的目光,獲得了眾人一致好評,并得到省市領導高度贊揚。 采訪中,記者感受到黃海山對于民間藝術的由衷熱愛。一打開話匣子,獨角獸麒麟獻瑞、蓋仔獅的青紅黑三兄弟、獅王威遠、滾地金龍、“下三子”棋、“行九窟”棋……一古腦兒地往記者耳朵里灌。2014年,由黃海山設計、黃昌照創作的雕塑“夢荷”獲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廣東省文聯聯合主辦的“‘嶺南杯’2014中國(廣州)民間工藝博覽會”金獎;2017年,由黃海山設計、楊忠明創作的“汕尾非遺篆刻系列”獲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民協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暨第十屆廣東省民間工藝精品展”銅獎。 (一) 記者了解到,黃海山從小便喜歡藝術,這源于他外公和父親的熏陶,家庭的藝術氛圍很大程度影響了他的興趣愛好。“父親寫的最多的是宋體字,我家是做廣告行業的,小時候沒有電腦打字,所有的美術字都是父親自己先手寫再刻板制作的!秉S海山說到父親,語氣里是滿滿的敬佩。 黃海山在校學的是室內設計和平面設計,但他對古玩陶瓷和國學更有興趣。畢業回到汕尾,他發現不少傳統的東西在流失,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手工藝行業,認為收入少又辛苦,不少老手藝人找不到接班人。黃海山看到這種情景既著急又心痛。他暗下決心,把重心轉向傳統民間文化的傳承。他對記者說,幾年前,海豐二輕工藝二廠關門了,他覺得特別可惜,那是個省級工藝廠,以前接外國訂單,現在也不是沒有訂單,而是工資低,沒有人愿意從事這個行業了。“利潤低的代加工工廠發展的空間比較窄,很容易被市場淘汰!彼f道。 不想被市場淘汰,就得做自己的產品,挖掘傳統元素,開發出讓市場接受、能與市場對接的產品。黃海山決心搭建一個平臺,給有能力的人去施展藝術才華,鼓勵他們挖掘汕尾本地傳統文化,并以此為設計素材,創作出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文創產品。他認為,手工制作的藝術品與用模具成批倒模出來的產品價值差別很大,這樣才能體現工匠藝人的價值。“我們把傳統工藝品、古代文物和本地素材相結合,設計出了適合市場的產品。”黃海山邊說邊給記者翻看他手機里的圖片,有青銅制作的獨角麒麟雕塑“麒麟獻瑞”、名貴木材制作的“麒麟棋”、玉雕“五岳朝天”,還有“滾地金龍”等,這些都是以汕尾非遺項目為創作元素。僅蓋仔獅就開發出一系列產品,從紙扎工藝品到泥塑、玉雕藝術品,再到生活用品,如皮帶扣、茶磚等,這些匠心之作一問世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二) 懷著對本地傳統民間文化的熱愛,作為汕尾市民營企業文化協會會長,黃海山認為自己有責任把本地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并一直在努力。他一方面帶領團隊,投入資金,以創新方式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方面,發動文化界和相關部門保護、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多次與非遺保護專家和市武術家協會的相關人員到西南鎮青塘村走訪、調研,與當地的鄉賢交流、學習,希望蓋仔獅和青塘拳,能夠成功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并把海陸豐虎獅打造成為汕尾的城市吉祥物,成為旅游標志!坝腥擞X得他傻,有錢賺的活不干,去做這些花錢又費力的事。黃海山說,不管別人說什么,沉迷于其中的他依然堅守自己對鄉土文化的熱愛和追求,他想要打造一張屬于汕尾的民間藝術名片。 有堅持,便有收獲。去年8月,“2017年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暨第十屆廣東省民間工藝精品展”在廣州舉辦,黃海山的團隊代表我市參展帶去的汕尾非遺產品占了七個展位,如此大規模還是第一次。2017年11月11日,黃海山帶著團隊參加由省政府主辦的“第七屆粵東僑博會”,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省文化廳副廳長陳杭前往汕尾展區了解汕尾的非遺文化,并對他們的文創產品予以高度評價,贊賞其傳承汕尾非遺文化的精神及創新的傳承方式。鼓勵像他們這樣的文創企業弘揚傳統文化,自立民族品牌。市委書記石奇珠也前往黃海山所在的“山海傳奇”展區參觀,高度肯定他們傳承汕尾本土文化的企業精神,鼓勵他們將汕尾文化發揚光大。省市領導的關心與支持,增加了黃海山傳承汕尾非遺文化的信心;2017年11月16日,汕尾非遺文化藝術展在深圳成功舉辦,現場展出了幾十種獨具汕尾文化特色的創意作品,吸引了商界、政界、文化界人士,他們對汕尾的非遺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其中著名國際友好學者賽明思博士也到展會現場,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熱愛,贊揚了黃海山團隊的傳承精神,鼓勵他再接再厲,將傳統文化發揚廣大。 通過一系列的成功展出,更堅定了黃海山打造汕尾民間藝術名片的決心。黃海山說,傳承之路雖遠,但,傳承之心不改,他將一如既往,堅持汕尾非遺文化傳承,努力創新,用新的思想和方式帶動汕尾非遺文化的傳播,讓汕尾非遺文化深入人心,為國家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做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