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冊找回密碼

汕尾城市在線網-看有溫度的資訊

陳輝:毛澤東接見志愿軍將領全景回眸

2020-10-26 14:17| 發布者: swcszx1| 查看: 10519| 評論: 0|來自: 陳輝 紅色文化網

摘要: 看有溫度的資訊,就看汕尾城市在線網

領袖與將帥縱論抗美援朝戰爭

——毛澤東接見志愿軍將領全景回眸

  

1952年,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志愿軍歸國代表團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

出兵抗美援朝,是毛澤東一生中最艱難的選擇。從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到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毛澤東一直關注著抗美援朝戰爭。

與志愿軍將帥直接面談,是毛澤東了解朝鮮前線真實情況,調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方針和激勵前方將士的重要渠道。毛澤東先期會見了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第一副司令員鄧華以及5位軍長和1位軍政委,后期又接見了志愿軍最后一任司令員楊勇和政委王平。在與志愿軍將帥的會見中,毛澤東談笑風生,他的真知灼見和喜怒哀樂展現得淋漓盡致。

■會見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對戰略方針進行重大調整■

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筆者來到北京香山腳下的一個干休所,采訪了彭德懷當年的軍事秘書楊鳳安,請楊老談了當年毛澤東會見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的往事。

楊老是軍事科學院原副軍職研究室主任,解放戰爭后期就跟隨彭總南征北戰,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擔任彭總的軍事秘書兼志愿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楊老回憶說:“1951年2月20日,我隨彭總專程回國,向黨中央、毛主席匯報朝鮮戰況,請示今后的戰略方針!

21日,在中南海,毛澤東見到彭德懷,幽默地說:“彭老總,我們的同志和朋友對你不乘勝追擊很不理解!”

彭德懷說:“根據我們對整個戰局的分析,我們雖然打了幾個勝仗,但還沒有從根本上削弱敵人。李奇微這個人很狡猾,他要利用我軍裝備落后與作戰弱點,以強大的火力殺傷我有生力量,或實施側后登陸,他的戰役企圖已經十分明顯了。所以我們決定,把主力撤回到三八線附近,利用有利地形,實施戰術反擊,然后再圖進攻!

站在一旁的周恩來說:“我們打過三八線,敵人誘我南下,會重演仁川登陸的故技。彭總沒有上他的圈套。彭總提出輪番作戰,斯大林稱贊彭總有辦法。”

毛澤東說:“在撤退這個問題上,有些人有意見,可以不必介意。關于朝鮮戰局的發展問題,按照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的原則辦。”

楊老說,當時主席表了這個態,彭總十分高興。彭總興奮地說:“我回國要的就是主席這句話!”

接著,楊老向我介紹了彭總回國向毛主席匯報的背景。

楊老說:“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我們打垮了美軍‘王牌’騎1師、陸戰1師,南朝鮮軍第3師、第6師,殲敵1.5萬余人。正在志愿軍勢如破竹、乘勝追擊時,彭總在作戰室中突然命令:‘各部隊停止追擊!’當時,作戰室的人都愣住了,我也很納悶!

彭總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說:“麥克阿瑟錯誤地估計了我軍的出國兵力,認為我們過江的部隊人數不多,只不過是一支象征性的部隊。麥克阿瑟狂妄得很,他求勝心切,還會卷土重來。所以我考慮采取誘敵深入,適時地放棄陣地,誘敵進入預定戰場,再合圍殲滅。”

彭總的解釋為我們消除了困惑。志愿軍副司令員鄧華、洪學智都同意彭總的戰法。后來,彭總又命令部隊大踏步地后撤20公里,并在沿途丟掉小鍬、背包等物品,造成倉皇逃跑的假象。果然,“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上了鉤,大批的“聯合國軍”進入了彭總布設的口袋陣,第二次戰役一下子消滅了“聯合國軍”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收復了平壤。毛澤東稱贊說:“彭德懷同志很能打硬仗、惡仗。他這次運用得更大膽,是用兩個軍迂回,四個軍突擊,雙層包圍,尾追堵殲,打敗了美國所謂‘王牌’騎兵師,又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楊老談及了志愿軍第三次勝利后退兵的經過。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突破三八線,占領了漢城,殲敵1.9萬余人。正在向南乘勝追擊時,彭總又果斷地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他對幾名志愿軍領導說:乘勝追擊容易,但我們要十分慎重。第一,敵人雖遭我三次沉痛打擊,但主力沒被削弱,后備力量很強,技術裝備仍占極大優勢。第二,敵人在三八線以南地區有既設的堅固工事。第三,我軍相當疲勞,特別是減員很大。第四,隨著戰線的逐次南移,后勤運輸線已延長到550~700公里,在敵機封鎖襲擾之下,我后方弱點暴露更多,前運后送更加困難。

楊老表情嚴肅地對我說:“彭總這次命令部隊停止追擊是頂著三股壓力的!

一是志愿軍官兵和朝鮮人民軍正在進攻的勢頭上,突然停止進攻,感到不好理解。二是經過三次戰役,志愿軍收復朝鮮首都平壤,打過了三八線,占領了南朝鮮首都漢城,國內普遍認為美國佬沒什么了不起的,只要一鼓作氣,就能把“聯合國軍”趕出朝鮮,對勝利的期望值過高。最后一股壓力來自蘇聯駐朝鮮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他曾是二戰后期蘇軍進入朝鮮進攻日本關東軍時的集團軍司令。

楊老說,當時拉佐瓦耶夫的基本觀點是朝鮮戰爭可以速勝,主張乘勝追擊。他說蘇軍的戰斗條令中,沒有進攻勝利后停止進攻的。彭總則認為朝鮮戰爭是艱苦的持久戰,當前必須停止進攻,防止敵人反撲。1951年1月5日,在君子里中朝軍隊高級干部會議上,彭總與拉佐瓦耶夫激烈爭執的場面,好像就在眼前。

在會上,彭總說:“敵雖遭我三次戰役嚴重打擊,但主力損失不大,且保持海、陸、空優勢。這次敵人有組織地節節敗退,顯然是別有用心。因此,我軍停止追擊,當前進行休整和充分準備,求得下一次戰役在這一線更多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拉佐瓦耶夫則主張:“只要志愿軍繼續向南進攻,美軍一定會退出朝鮮!

會后,拉佐瓦耶夫立即給莫斯科發電報,向斯大林告狀,指責彭總:“右傾保守,按兵不動,不乘勝追擊!

彭總把會談情況報給了國內。毛主席同意彭總的意見,并將朝鮮戰場的實際情況電告了斯大林。

斯大林立即給拉佐瓦耶夫回電,大意說:東方有天才的軍事家,彭德懷是久經考驗的統帥,東方戰場一切聽彭的指揮。彭德懷是當代天才的軍事家。不久,斯大林就把拉佐瓦耶夫調回國了。

彭德懷(左一)在朝鮮前線主持作戰會議

事實正如彭總預料的那樣:美軍企圖在志愿軍孤軍深入后,發起第二次仁川登陸。發現志愿軍沒有上鉤,便在第三次戰役剛剛結束十幾天,就集中了“聯合國軍”5個軍16個師又3個旅和1個空降團及其全部的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隊共25萬余人,發起了全面反攻。由于彭總及時地命令部隊停止攻擊,后來又主動后撤,放棄漢城,采取機動防御的戰略,掌握了戰役的主動權,第四次戰役殲敵7.8萬余人。

楊老介紹說:“實際上一至四次戰役,我們確定的作戰方針都是消滅美軍一兩個師,南朝鮮軍幾個師,可是沒有一次能實現,說明我們以往的作戰方針胃口過大,與實際存在著差距。彭總作為一位杰出的軍事家,洞察到這一戰略性的偏差,并及時向主席匯報!

毛澤東與彭德懷會見后,審時度勢,及時調整了作戰方針,從“大舉殲敵”調整到“打小殲滅戰”,從爭取“速勝”調整到“準備持久作戰”,確立了“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并指出,歷次戰役證明我軍實行戰略或戰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都難以達到殲滅任務。今后,只要求我軍每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整營至兩個整營,也就夠了。如果這樣辦不到,則要求每次每軍殲敵一個整營為適宜,積少成多。

楊老說:“抗美援朝的戰略方針的調整,彭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楊老最后說:“朝鮮戰爭是彭總指揮藝術最成熟的階段!摵蠂姟偹玖铥溈税⑸鞘澜绻J的二戰名將,比彭總大18歲,仁川登陸又一戰成名,但最終敗在了彭總手下,被杜魯門總統革職回國。毛主席當年還夸獎彭總,不像麥克阿瑟,打了點兒勝仗就忘乎所以。抗美援朝戰爭證明,‘聯合國軍’不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對手,美國的世界名將也不是彭總的對手,彭總無愧于天才的軍事家稱號。”

■三次接見鄧華,用鄉音笑談“零敲牛皮糖”■

鄧華曾任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協助彭德懷參與組織指揮抗美援朝戰爭。后來,又接任彭德懷擔任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毛澤東曾先后三次在北京召見鄧華,了解戰況,部署任務,面授機宜。

抗美援朝戰爭進行7個多月,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共殲敵23萬余人,把戰線推進并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1951年4月,美軍上將李奇微接任“聯合國軍”總司令。他發現志愿軍的攻勢一般只能持續一個星期左右,因為志愿軍的干糧袋僅有可以維持一個星期的口糧。通過分析,他認為這是志愿軍后勤供應不足造成的,并稱之為“干糧袋攻勢”。于是,李奇微發明了對付志愿軍的“磁性戰術”。這種戰術的特點是在志愿軍7天進攻期,避其鋒芒,主動撤離,但保持著與志愿軍的接觸,待7天之后志愿軍干糧袋和彈藥需要補給時,利用裝甲機械化部隊快速穿插、空降部隊傘降和地面主力部隊“齊頭并進”的組合戰法,對志愿軍進行反撲。

為了應對“磁性戰術”,在1951年6月初,第五次戰役正處于收尾之時,毛澤東下決心召見一線指揮員。彭德懷委派鄧華率首批入朝作戰的志愿軍第38、39、40、42軍的主要領導赴京,向中共中央、毛澤東匯報戰場實況。

鄧華在北京飯店剛住下,毛澤東便首先接見了他。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毛澤東握著鄧華的手,久久地看著他:“鄧華同志,你瘦多了啊。勞師遠征,辛苦辛苦!”鄧華深受感動。

入座后,鄧華匯報了朝鮮的戰況和對志愿軍編制、裝備以及軍工生產等方面的意見。毛澤東聽得很仔細,不時點頭,還在小本上作些記錄。

這時,毛澤東向鄧華講起應對“聯合國軍”的作戰方針:“德懷和你都是湖南人,曉得‘零敲牛皮糖’是怎么回事吧?對美英軍,目前應實行戰術小包圍,打小殲滅戰的方針,敲他的牛皮糖!彼会樢娧卣f:“我們的戰略方針是持久作戰,積極防御。就是要邊打邊談,打談結合,以打促談,爭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朝鮮問題。”

聽了毛澤東的形象比喻,鄧華心里有了底。他再次建議,由軍委通盤考慮分期安排全軍部隊和干部輪流入朝,通過實戰學習與高度現代化裝備之敵作戰的經驗。毛澤東對此給予了肯定和贊許。

晚上回到北京飯店后,鄧華思緒聯翩,夜不能寐,提筆開始撰寫《論朝鮮戰場之持久戰》。

6月15日,鄧華帶著毛澤東的指示和已完稿的文章,返回朝鮮戰場。后來,鄧華在志愿軍高級干部會議上作了《論朝鮮戰場之持久戰》的報告,受到彭德懷和其他志愿軍高級干部的贊揚。

這是毛澤東因抗美援朝戰爭問題第二次接見鄧華,之前還有一次。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戰略決策。在選任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時,毛澤東想到了時任第13兵團司令員的鄧華。

早在7月19日,正在廣州的鄧華突然接到中央一封急電,立即從廣州乘火車北上。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毛澤東稱贊鄧華:“海南島一仗打得不錯嘛!有些事情,真好像事先算計好一樣,要是晚打兩個月,很可能變成第二個臺灣!

毛澤東話鋒一轉,轉入正題:“看樣子杜魯門在朝鮮是不會罷手的。你們的任務是保衛東北邊防,但要準備同美國人打仗,要準備打前所未有的大仗,還要準備他打原子彈。他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最后打敗他!编嚾A興奮地說:“是的,抓住他的弱點,他打他的優勢,我打我的優勢,這是我們對付美軍的好辦法!泵珴蓶|說:“我還是那句老話,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

1952年冬,朝鮮戰局處于對峙狀態,停戰談判也長期中斷,戰爭是停下來還是繼續擴大,此時正處于轉折關頭。毛澤東第三次召見了鄧華。

12月2日至5日,剛剛當選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到朝鮮前線視察。

毛澤東密切關注著艾森豪威爾的言行和朝鮮局勢。艾森豪威爾在朝鮮前線期間,毛澤東就電令鄧華回國接受任務。12月4日,鄧華在北京飯店寫了題為《關于朝鮮戰局形勢與明年的方針和工作任務》匯報稿。7日晚,毛澤東接見了鄧華。

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早在中南海菊香書屋等候,此時的鄧華已于半年前被任命為志愿軍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毛澤東與鄧華握手后說:“聞鼙鼓而思將帥。艾森豪威爾上臺,看來會有新的動作。找你來,是要研究對付艾森豪威爾的對策。你四日寫的報告,我看過了,批了幾句話,總的意思是,志愿軍應以肯定敵人登陸,肯定要從西海岸登陸,肯定在清川江至漢川間登陸這一判斷出發,來確定行動方針。登陸的時間可能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

毛澤東召回鄧華的主要意圖就是防止美軍第二次仁川登陸。他對鄧華說:“決不允許敵人在西海岸,尤其是在漢川至鴨綠江一線登陸!编嚾A說:“西海岸指揮機構不健全,原擬由第19兵團兼任,根據當前形勢,需要重新考慮!泵珴蓶|當即表態:“西海指應當加強和擴大。最好你親自去,你去了,我放心!”鄧華當即表態:“請毛主席、黨中央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現在的朝鮮戰場形勢,完全不同于1950年9月仁川登陸了,艾森豪威爾真要出此下策,肯定會是一場災難!”

鄧華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在志愿軍黨委會上提出了“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作戰方針和具體作戰部署,要求堅決不讓敵人登陸,敵人登上來堅決消滅之,絕對不準敵人在我側后建立一條戰線。在鄧華的組織指揮下,志愿軍用4個月的時間成功完成了反登陸防御作戰準備。由于我軍準備周密充分,美軍被迫放棄登陸的企圖,同我恢復停戰談判,為隨后實現朝鮮停戰鋪平了道路。

志愿軍采用“零敲牛皮糖”戰術,使李奇微的“磁性戰術”徹底失靈,志愿軍重新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最終迫使“聯合國軍”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

抗美援朝戰爭后,鄧華曾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沈陽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接見志愿軍第38軍政委劉西元,堅定地說:一直打到那位杜魯門總統罷手為止■

1951年6月,毛澤東召見首批入朝作戰的志愿軍第38軍、39軍、40軍、42軍領導。此時第38軍軍長梁興初因病住院,為此其他3個軍毛澤東接見的都是軍長,唯獨第38軍接見的是軍政委劉西元。

志愿軍4個軍的領導抵達北京第一天,毛澤東即電話詢問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蕭華:聽說有一個叫劉西元的軍政治委員剛從前線回來,就是打了大勝仗的那個軍,我想找他來我這里談談,你明天下午3點把他找來。

劉西元回憶:“就寢前,蕭華副主任電話通知了。我激動得徹夜難眠,想到在朝鮮的38軍全體指戰員,為祖國,為世界和平,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贏得了榮譽,現在我代表他們向毛主席匯報,我該如何表達全體指戰員的心情呢?”

第二天下午3時,劉西元隨同蕭華驅車來到中南海頤年堂毛澤東住處。劉西元回憶:“毛主席魁偉的身軀佇立在門口等候著,我格外地震驚與不安。車未停穩,我就急忙跨出車外向毛主席立正敬禮:‘主席您好!’”

他們邊談邊走,進了主席的會客室。

“知道呀,你們打了很好的仗,名氣可大啦!勝利之軍呀,打敗了美國佬。你們鉆進美國佬的后方,打了個大勝仗。把美國佬打痛了,是不是?”

劉西元說:“戰士們都想打仗,可我們在指揮上還存在著許多缺點和不足!

毛澤東接著說:“是呀,勝利之軍容易驕傲,你們不能因為打了勝仗就輕敵了。輕敵驕傲,那是要吃虧的呢!”

毛澤東告誡劉西元不要輕敵驕傲是有所指的。第38軍入朝首戰,志愿軍司令部命令第38軍迅速追擊熙川江南逃之敵,猛插軍隅里、新安州,切斷敵人南撤清川江的通路,配合正面的志愿軍第39、40軍殲敵作戰。結果第38軍在熙川把美軍一個營誤認為是一個黑人團,等待集中兵力進攻時,錯過了戰機,美軍跑得一干二凈。第38軍接受了教訓,在第二次戰役中,打了翻身仗。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圣誕攻勢”分為東、西兩個方向:西線有美第8集團軍的第1軍、9軍,南朝鮮軍的第2軍、英軍第29旅和土耳其旅等部隊;東線有美第10軍,轄美、南朝鮮軍5個師。

志愿軍在西線集中了第38軍等6個軍,在東線集中了第9兵團3個軍。

彭德懷在布置第二次戰役任務時說:“向敵人側后,實施戰役迂回,搞斷敵人的退路,把南逃北援的敵人隔開,關系到這個戰役的勝負!彼堰@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第38軍。

38軍沒有辜負彭總厚望,首先攻占德川,殲滅南朝鮮軍第7師。毛澤東為此專門發來了賀電。隨后,5天5夜強行軍,其中一夜跑了75公里,成功地穿插到三所里、龍源里、松骨峰地區,切斷了敵后路。

西線之敵處于志愿軍6個軍的分割包圍之中。南逃之敵為了奪回逃路,拼命地向第38軍撲來;北援的敵人為了接應南逃的潰軍,也瘋狂地撲向第38軍。第38軍承受了戰場上最大的壓力。

第二次戰役的勝利,第38軍起了關鍵性作用。他們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斃傷敵7485名,俘敵3616名(其中美軍1042名)的重大戰果。此役,彭德懷在嘉獎令中呼之“萬歲軍”。

取得如此重大戰果,毛澤東欣慰的同時,告誡劉西元驕兵必敗的道理。

毛澤東接著問劉西元:“你們在前方直接與美國佬較量,依你們看,這美國佬到底怎么樣?”

“部隊剛出國時,對打美軍心中沒有底,后來打了幾仗慢慢有底了。美國人最怕近仗夜仗,最害怕我們同他們拼刺刀,甩手榴彈,抄他的屁股。二次戰役,我們部隊就是插到美軍的后面,把敵人堵住了,配合兄弟部隊打了勝仗的!眲⑽髟孤实卣f。

毛澤東高興地說:“這就是軍事學、戰略學,我們打勝仗的辦法就出在這里頭。美軍既是真老虎又是紙老虎。他們裝備好,仗著飛機大炮來欺侮我們;我們的辦法就是利用敵人的弱點,發揮我們的長處,把敵人調開,分散開,然后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夜戰同敵人拼刺刀,拼手榴彈,一口口地把他們吃掉!”

說到這里,毛澤東走到掛在墻壁上的地圖前,說:“朝鮮山溝溝多,是我們屯兵打仗的好地方。我們在井岡山、在延安都是靠在山溝子打敗敵人的。那時,蔣委員長在南京、北平占了洋樓,我們在鄉下鉆山溝溝,F在看,還是我們共產黨鉆山溝有出息。不到四年我們不是把委員長從洋樓上趕下來了嘛!

晚上,毛澤東設晚宴招待蕭華和劉西元。飯桌上,他又仔細詢問了志愿軍在朝鮮的生活情況。

劉西元說:“由于敵機封鎖,戰士們有時餓著肚子打仗,有的長時間不能洗澡更衣,身上還長了虱子……”

毛澤東放下碗筷,仔細聽著。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